今日看点婚姻育儿教育

你是哪一种专制型父母?

2017-02-20  本文已影响190人  吕静贤读书育儿

在我的周围,经常看到专制的父母,只要孩子稍稍做得不合己意,这些家长轻则喝斥、怒骂,重则否定、讽刺。而他们的孩子,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要不就是老实、听话、没主见;要不则是逆反心理强、做事冲动、急躁。而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则是做事欠思考。

我认为,专制父母的形成既有性格方面的原因,也有认知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性格方面来分析:

强势且在某方面取得一定成功的父母

我发现,在我所遇到和接触到的专制父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性格强势的人,而且又有相当部分是在某方面取得一定成功的人。

他们的性格特点是雷厉风行、果断、做事有魄力,可以说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也离不开这些性格上的优势。他们对自己的做事能力充满自信,他们认为,只要他们愿意、肯做,就没有办不成、做不好的事。然而就在这些众人眼中的成功者眼里,世上却有一件事令他们大伤脑筋甚至元气大伤,那就是子女的教育。

他们在子女教育前面可谓想尽、用尽一切能想、能用的办法,可是结果却差强人意甚至不忍直视:孩子特别地逆叛和调皮——这在专制父母下培养出的两种极端的孩子当中占多数。不会管和没时间管是造成这种孩子出现的主要因素,如一些飞扬跋扈、为所欲为的富二代、官二代等。不得不说,孩子教育失败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悲哀和失败。

固执且刚愎自用的父母

这种父母基本上遍及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每个普通人周围可以说得上比比皆是。

这种父母之所以我们身边那么普遍,我以为,一方面有性格方面的原因:如固执、做事不擅长与人沟通、刚愎自用等;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如“父母在,不远游”等忠、孝贯穿其核心的孔子儒家文化。这些思想和观念可以说从古到今都深深地在浸淫着我们的国人,在家庭教育中很多人都在不自觉地遵守着并认同着。

这种父母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都会下意识、不知觉地认为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如果孩子不肯听从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就会轻易地给孩子安上“不懂事”、“任性”、“叛逆”等标签。

好胜心强、爱面子的父母

与上面第二种“固执且刚愎自用的父母”相比,这类父母往往具有更高的知识和文化水平。与过去的父母相比,这几代人更有思想和文化,思想观念和眼界也更开放,在为人父母、教育子女方面他们不会纠结于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和观念,更不会死抱某一理念,而是不断地以开放的心态在学习和成长着。

但是他们在子女教育上也有自己的软肋:好胜心。尤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本充满正能量的好胜心,在自己的子女教育中却成了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的负面词语。

还有爱面子也是如此。他们自尊心强,在子女教育方面,也不愿落于别人之后。

看看当前名目繁多、报名人数不减的各类兴趣班,就可以知道这些家长是多么地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落后于其它孩子啊。

因此对于好胜心强、爱面子的父母来说,面对孩子间的激烈竞争,也不能不对孩子过于严格和苛求了,而这种严格和苛求稍一过头,就变成了专制了。

父母专制的教育方式既有性格上的原因,也有心理、观念、认识等个体认知上的原因。总的来说,父母专制教育的形成,性格是一方面,而心理、观念和认识等认知上的原因也占不小的因素:

比方说,在心理认知方面,一些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想打则打,想骂则骂,外人若劝阻,就会喝斥对方多管闲事,说“这是我的孩子,我爱怎样就怎样!你管不着!”

还有一种父母,在观念、认识上趋同于老一辈传下来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如“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这些观念成了他们对子女教育实行专制教育的最好理由和借口。

还有一种父母呢,可以说他们还正走在边学边实践做父母的路上,也许教育理念一大堆,甚至说起来头头是道,即“理论一大把,实操没几样”。这个群体可以说不小,许多年轻的、刚刚做父母或正在、还在关注和学习怎样做父母的都属于这个群体。他们最显著的特点,也可以说最让他们的孩子放心的是:他们一直在学习,一直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如何做父母。因此这类父母如果对孩子实行专制教育,那相信也是只是一段时间。(嘻嘻,我就是这样的父母!偷笑)

以上所述的是常见的几种由性格方面,或认知方面,或两种方面的因素都有,而形成的专制父母。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管怎么说,教育路上,需要做父母的保持一颗开放、不断学习和汲取的心。否则,一味地固守与僵化,实行以强势控制孩子身心为核心的简单、粗暴的专制教育方式,不仅仅是亲情受伤害,而且对于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带来的伤害也是巨大,甚至致命的——轻则扭曲子女的天然特性,重则毁灭子女的人生、前程甚至生命。可谓得不偿失,祸害巨大。

而且学无止境。千万不要以自己已长大,已是成人为借口,拒绝学习和成长。否则这既是给身边的子女作坏榜样,也是对子女“倚老卖老”的不公,更是对自己和对子女不负责任的表现。

教育子女,首先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唯有如此,方可在陪伴、教育子女的成长路上赢得子女的尊重与信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