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艾特·格局(17)
人生@格局(17)
之趋势的力量4
(本文来自格局商学赵正宝老师《趋势理论》)
我忽然感到心底什么东西被打动了,犹豫着回答:选择……
“想好了吗?决定了吗?”导师的质问一句接一句,让我仿佛没有喘气的时间,
我的眼前忽然灵光一现,如同醍糊贯顶,毅然决然的回答:“选择…”
“给你5秒钟考虑时间,不要放弃和后悔?”
“不悔!”
说的没错,是选择重要。既然你认为选择重要,这就是一个排除选项的过程,那么你告诉我,你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比如选择是不是就面临着选A或B,或者选ABCD?那么这个A选项或B选项到底是什么东西?你既然认为选择重要,那么你告诉我选什么会最好,选什么会最差。这个标准是什么?
我开始在脑海里苦苦思索答案,“工资,福利………”
“也就是说,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导师如同少年般调皮的一笑,为自己倒上一杯滚烫的咖啡,但并没有放糖。“薪水和福利,往往是很多毕业生求职的第一目标,工资越高,就证明这家公司的含金量越高,越值得向往,你以前跳槽时,不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也不完全是……”我赶紧予以纠正,虽然事实上我的确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好,继续排除选项,你还会选择什么?”导师事在必得,又叫了一杯浓酽的黑咖啡。
这次我没有迟疑,简单干脆的回答:“兴趣爱好……”
“好,兴趣爱好。比如,同学A对动漫特别感兴趣,同学B对金融分析特别感兴趣,假如今天不是2012年的中国,今天是1972年的某一天,这2位同学都从大学毕业了,同学A计划进入动漫行业,同学B计划投身金融行业,那么,他们有没有这个机会?他们有可能从事这个行业吗?根本不可能!外部环境根本没有提供这个机会!”
“的确,兴趣爱好可以选,但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你不一定能找到对应的点,纯粹地从兴趣爱好出发是不具备可行性的。举个例子,就算今天,动漫动画和金融分析在一些大城市会有一定机会,而你想再往小地方走,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你想做这两个行业,或者你想去小城市,都是没有机会的。至少,在大城市,才有这个机会。所以,地域的因素也使你的选择有了局限。由于人均GDP不一样,所以地域因素导致在一些地方,很多行业都没有。举个例子,我在北京工作,很多在北京存在的行业,在小城市就没有。而这个行业,也许正是你感兴趣的。”
“ 好,这也算一个标准。你觉得的还可以选什么?工作环境?地区?好,还有同学选地区。好,选地区,比如我是选择在北京工作,还是在重庆工作,或者在小县城工作。还有没有什么标准?大公司小公司可以吗?比如“我”就愿意去世界500强,有些同学则愿意去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