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读书笔记

再读陈寅恪《柳传》五一九——共谋王室(四)、2025-06-23

2025-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老胡_8418

先生笺释第一层意思,就是崇祯十五年帝有勤王旨意,史可法响应发文江南,提议勤王。诸公应邀,包括牧斋。然而史可法未必专门给牧斋一书信,诗中牧斋自言如此,是自高其身价。牧斋此时欲乘机以知兵起用心事,诗文具显。第二层意思,就是说明此诗中提及顾杲,也是响应勤王之一分子。第三层意思,江南诸士绅,皆有勤王之意愿。

3、诗文之意

(1)牧斋八首之三:典故:①胡引:传车:驿车。唐李商隐 《筹笔驿》:“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宋 文天祥 《正气歌》:“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也称为“轺传”。

②曾注:吕温《题阳人城》诗: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

③曾注:《晋书 温峤传》略曰:苏峻反,峤陈峻罪状,移告四方征镇。陶侃率所部统于峤,亮同赴京师。峤创建行庙,广设坛场,告皇天后土祖宗之灵,亲读祝文。时侃虽为盟主,而处分规划,悉由于峤。

④曾注:《魏书 田畴传》略曰:初平元年,义兵起。幽州牧刘豫欲奉使展效臣节,请田畴为从事。将行,畴曰:“今寇纵横,称官奉事,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自选其家客与年少之勇壮慕从者二十骑俱往,即取道,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上,直驱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

诗意:1、2句,淮抚史可法发出勤王的号召,(我们)江左的子弟如何不积极响应。3、4句,既然是名声过人的史公发出的号召,江左子弟一定如奉从田畴的书信那样。5、6句,儒生投笔从戎,写出《号忠揭》,山野老人也停止耕耘参与到这场救世中来(胡案:是牧斋自表心意?)。7、8句,可惜骄纵的北虏不是旗鼓相当的敌手,如同杂乱的游魂随时可以扫除。

(2)史可法《与云间诸绅书》:

典故:①胡引:鸱张,鸱鸟张翼,伺机猎物。形容凶残之人伺机夺取。《晋书卷一一一慕容炜载记》赞曰:“乘危猬起,怙险鸱张。”北齐 魏收《册命齐王九锡文》:“狼顾鸱张,罔不弹射。”

②胡引:西平,《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三李晟列传》:李晟字良器,陇右临洮人。……蕃相尚结赞颇多诈谋,尤恶晟,乃相与议云:「唐之名将,李晟与马燧、浑瑊耳。不去三人,必为我忧。」……元和四年,诏曰:“夫能定社稷,济生人,存不朽之名,垂可久之业者,必报以殊常之宠,待以亲比之恩,与国无穷,时惟茂典。故奉天定难功臣、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西平郡王、食实封一千五百户、赠太师李晟,间代英贤,自天忠义,迈济时之宏算,抱经武之长材,贯以至诚,协于一德,尝遭屯难之际,实著戡定之功。鲸鲵既歼,宫庙斯复,眷兹勋伐,则既褒崇。永言天步之夷,载怀邦杰之力,思加崇于往烈,爰协比于后昆,睦以宗亲,将予厚意。其家宜令编附属籍。晟配飨德宗庙庭。”太真,《晋书 卷六七 温峤传》略曰:峤于是列上尚书,陈峻罪状,有众七千,洒泣登舟,移告四方征镇。

③胡引:台臺,旧时对长官的尊称。明·无名氏《四贤记·迁擢》:“关山险阻,道路迢遥,深欲附骥同行,未审台台允否?”

④胡引:刍茭,干草。牛马的词料。宋岳飞《乞兵马粮食状》:刍茭糗粮,一一窘乏。

书意:1句,老天降祸与我国,献、闯横行。2句,国家贫困,圣主担忧,快有十年了。3句,现在凶残的敌人在北侵犯京师。4句,我听说后非常震惊。5句,当李晟心许国家之时,就怀有灭掉外族之心;温矫奋不顾身,泪洒舟师。7句,我虽然迂腐疏阔浅薄见识少,不能与古人相比,但是国家有难之时,岂能站在后边。7句,近来向士兵表达了勤王的决心,准备战斗。但是缺乏粮草。8句,我以前见过诸位老先生有捐献钱粮的志向,抱有报国的忠义,即便是毁家纾n难,凭借大义也不推辞。9句,如果能求得诸君慷慨的心怀,给我一点粮草,就是国家大幸运,就是天下的大幸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