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能书读百遍了

2022-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开心果果爱学习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取新的知识。

第二遍把《人生处处是修行》这本书看完了,果然领悟到了新东西。

我第一次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吃斋念佛就是修行?你真的误会了》,现在开始写第二篇文章。

01.在生活中修行,就是对一切保持觉知。

而这个“一切”往往指的是自己的日常行为、所思所想。

发现没有?我们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观察者,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脑子里在想什么?这些我们自己都一清二楚。

对一切保持觉知,就是看到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

我事情没做好是因为什么?我为什么情绪不好?这些都可以通过觉知来向内求。

向内求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自身,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很多时候向外求是找不到答案的。

02.修行就是时刻活在当下。

今天早上我发现自己这方面有了些许进步,早上吃早餐的时间里我更不愿意进行思考了,我发现食物好好吃,我要细嚼慢咽享受食物。

要知道,一次只做一件事往往能做得更好。

在走路去图书馆的时候,我开始注意到自己身体走路时的感受,就连走路时我都有些不愿意思考了,我明白我是活在当下,这感觉真棒。

我愿意也很享受活在当下,活在当下也很简单,只是做自己手上正在做的那件事。

人生怎么变好?首先得明白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过好了我们才能说人生变好。而让过程过好的关键就是享受当下时刻,我们也只有当下。

03.当身体感到痛苦时,发愿。

书中有句话:“什么叫慈悲呢?你愿意帮助他人,愿意替人受苦,就是一种慈悲。”

我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一点,就是当自己身体感觉到痛苦时,就发一个愿,对老天爷说:“就让我来承担世间其他人的这种痛苦吧!”

感冒了很难受,就发一个愿,希望由我来承担世间其他人感冒的痛苦。

我曾经试过这个方法,真的是有效的。我发了愿并不能真的承担别人的痛苦,但奇妙的是,在发完愿后,我自己的痛苦反而真的减轻了。

04.所有的快乐来自希望别人快乐,所有的痛苦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这句话说得很棒,我还需要时间和经历去真正领悟这句话,想着先把它记下来。

再说一点自己浅浅的理解:这句话里用的是“来自”这个词,说明是快乐和痛苦的起源。

前半句,我发现当自己给予到别人快乐时,自己也确实挺开心的。

后半句,当自己想要快乐但是得不到满足时,痛苦就产生了。

所以这句话也许是叫我们放下某些执着,在给予中获得快乐。就像爱一样,爱是给予,并非一味地得到或占有。

05.不追求成功时可能会更容易成功。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句我很喜欢的台词:“当你追求卓越,成功会不经意间追上你。”

不说大方面的成就,就是在很小的方面,我们也多少获得过一些成功的体验,你有多少成功是在没有追求的情况获得的呢?

不追求成功时可能会更容易成功,我前几天明白了这个道理。

当时我在体操房进行跳绳队的训练,休息的时间里我劈了个竖叉,我惊奇地发现,我能劈这么下了?我竟然差一点点就可以碰到地面了,有些惊奇。

这是怎么回事?记得以前有舞蹈课的时候刻意练习都没劈这么下,我开始思考找原因。

原来是因为我晚上睡觉前会进行身体倒立,腿贴着墙,觉得好玩,我就把双腿打开,有挑战性地慢慢加大双腿打开的角度。

就这么不带目的甚至是带着些趣味性的练习,不经意间给我带来一个小惊喜。

不带目的,就只是去做,享受过程,更容易成功,也能少些焦虑和心急。

06.真正的富有在于内心的知足,因为物质的满足没有尽头。

书中写到:“所有知足的人,都是富人;所有不知足的人,都是穷人。”

富有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看人内心的知足程度。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中,有一个图书管理员日日与书为伴,对书爱不释手,空闲时间都拿来看书,长年下来看了很多书,我想这是个富人。

发现当我沉浸在书中时,我会觉得很知足,这时的我什么都可以放下,觉得很享受,时光也拉长了。

能体会到内心的知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07.人们之所以会吵架,是因为都认为是对方做错了。

其实对方都没有错,只是角度不同。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坐标体系,我们都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评价、批评、否定别人,却忘了对方也有一个跟我们不一样的坐标体系。

我们常说换位思考,就是试着进入别人的坐标体系,看看别人思考的角度,看看别人的评价标准。

吵架的人都没有错,只是角度不同,所以认为对方错了。

08.爱会发生,也自然会消失。

爱既然会发生,也自然是会消失的。

说“不爱了”的人可能真的是不爱了,只是他对你的爱消失了而已。

有问题的不一定是人,只是有些人可能会太执着于爱这件事,觉得他离开自己就是因为自己有问题,而没有意识到,爱这东西会来就可能会走,爱可能是长久的,但它不是永恒的。

爱是人的一种能力,不去想等着某个真爱出现,而是去爱。

爱情是爱的一种特殊形式,爱不仅限于爱情,爱要宽泛得多,好好地爱自己身边的人。

09.一切情绪都是头脑编的故事,没有例外。

愤怒,那是因为自己的欲望被阻碍了。

痛苦,那是因为某些执着没有放下。

悲伤,那是因为把自己当成了受害者。

焦虑,那是因为急于求成又没法立马看到效果。

嫉妒,那是因为自己没有得到别人有的东西。

说白了,情绪的产生都是因为头脑编的故事。很多事情只是发生了,头脑加以分别,并且贴上了标签。这就是人的思维模式,而不同的思维模式产生了不同的情绪。

所以,人要学会看戏,学会看自己头脑中编的故事,想来也是蛮有意思的。

10.真正厉害的人一定是不自满的。

满了就溢出来了,真正厉害的人一定是不自满的,正是因为有了“空”的地方,使得他不断学习,持续进步。

这种“空”叫做谦卑,人要保持谦卑之心。

昨天看到朋友分享的一句话,觉得很赞:“每棵树在向上生长时都会先向下生长,扎个扎实的根。”

人也是如此,保持谦卑的心才能向下扎根,根扎实了,向上生长得越茂盛。

最后的话:

我也没想到这篇文章最后写出来两千多字,只是觉得《人生处处是修行》这本书让我收获很大,让我的心境也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值得感恩。

也让我想到,好书确实该多读,书还是那本书,但我第二遍看到的东西变多了,第一遍把这本书读薄了,第二遍读厚了些,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加了些自己的东西,这整个看书写作的过程真让人享受啊。

今天也是棒棒的一天,享受今天的美好,又赚了一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