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当孩子告诉你,“他们都不喜欢我”

2020-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佑佑妈妈爱佑佑

想记录一次和儿子之间的对话,给自己留下点回忆,也许会给你们一些启发。

01

周一的早上,小朋友起床的第一句话就是“不想上幼儿园。” 我猜是和大人留恋周末一样,没玩够。但并没有想要封锁他的负面情绪,我尝试让他表达出来,就问他,为什么呀?他竟然回答“他们都不喜欢我。” 这一回答,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他向来都是表达会想念小朋友,班里XXX是他的好朋友。这么一说,我有点慌,随口就问:“都谁不喜欢你啊?”我试图去找原因。他很难过的说:“他们都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他们都是小怪兽,我不和他们做朋友了。” 当妈的玻璃心瞬间被激活了,瞬间会脑补很多画面,内心os:难道在幼儿园被欺负了?难道被孤立了?稍微平静了一下,想到这样的情绪里可能是幼儿园的人际交往遇到点问题,但应该不至于被孤立,小班的孩子还不至于特意去“欺负”,再因为还有邻居是同学,一起玩得还不错,就继续追问。“xx姐姐(邻居)也不是好朋友了吗?” 他很坚决的说:“不是!就不要去幼儿园,不喜欢幼儿园。”

我顺着他的话说:“这可怎么办呀?妈妈有点为难了。因为妈妈今天也不能陪你,你自己在家会很孤单的。”

他继续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沟通:“我就不要去幼儿园,我自己在家玩。”

这时,他已经被逃避的心情拖下水了,我自己已经完全放下必须让他去幼儿园的压力,尝试去靠近他。“嗯,妈妈有时候也不想去上班,因为工作上也会有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但是总想着不开心的事,我自己心情就不好,就像你现在这样。” 

他没在说话,我就顺势说:“你可能和小朋友也遇到矛盾了,还没有解决,所以一想到幼儿园就不开心,是吗?”

他点点头。

因为早上时间有限,解决这样的问题也并不是在家里,他需要回到那个环境里去自己解决。也正好早上有机会送他,也可以去跟老师了解下情况,我就岔开话题说:“我们先起床洗漱吃饭,今天妈妈送你。”

小朋友没再拒绝我。一切准备好,拿着自己的小滑板车,出门了。出门后,没再提不去幼儿园的事,我看他情绪已经缓和了很多,问了句:“现在还觉得小朋友们都是怪兽吗?” 他来了句:“不是啦。”看来已经离开那片负面情绪的海水了。毕竟吃饱了,清醒了,自己感觉好起来了。

进学校大门前,交给他一个任务,晚上跟妈妈分享一件最开心的事和一件最不开心的事。小朋友爽快答应,进了学校。

02

到了晚上睡前聊天,先跟他说了今天最开心的事是工作上和同事一起处理了一个难题,他说今天最开心的是早上妈妈送他。接着,他自己开始说今天最不开心的事。

“我今天最不开心的事是他们都不喜欢我。”

看来小心结还没打开。

我问他:“你怎么知道他们不喜欢你呢?”

他说:“他们都不和我玩。”

我问他:什么是喜欢?

他说:就是会笑啊

我问他:爸爸有的时候也不会对你笑,那爸爸是不喜欢你吗?

他说:爸爸会对我笑,对我生气地时候不会笑。

我说:嗯,爸爸会生气,不代表不喜欢你是吗?你和XXX闹矛盾了吗?

他说:她带着xxx(另一个小姑娘)说不喜欢我了,不和我做朋友了。

到这里,我大概明白了他的小问题,应该是和小女孩抢玩具,小女孩已经有点会拉小团队了,就带着小团队告诉他,不喜欢他了。他这么一个小直男,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知道问题在哪,就知道怎么去引导了。

我说:“哦,这样啊。那除了她们有没有喜欢和你玩的小朋友啊?”

他回答:“有啊,......(说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

我说:“哦,你是不是也有不喜欢的小朋友啊?”

他回答:“对,那个xxx我就不喜欢,他还老和我玩。”

我说:“哇,那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同学呢。”

他说:“嗯,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之前跟他洗过脑)

我说:“是啊,我们不需要让每个人都喜欢,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自己。你喜欢自己吗?

他回答:“喜欢!”

我说:“妈妈也喜欢自己。”

他接着说:“我也喜欢自己,奶奶也喜欢自己,爷爷也喜欢自己,爸爸也喜欢自己。”

我说:“对啊,我喜欢自己努力工作!”

他说:“我喜欢自己努力上学!”

我说:“我喜欢自己爱看书。”

他说:“我喜欢自己喜欢玩。”

我说:“我喜欢自己爱讲故事。”

他说:“我喜欢自己爱看书。”

我说:“我喜欢自己不怕苦难。”

他说:“我也是!”

到这里,我感觉到他在重新定义“大家都不喜欢他”这件事。就问他:“你学到什么了?”

正好手放在他旁边,他说:“学到了不能咬别人的手。”然后哈哈大笑。

我说:“这个很对,还有就是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你,自己喜欢自己最重要。”

他重重的回答:“对。”

时间到了,该说晚安了,跟他说:“祝你明天上学愉快!”

他回答我:“祝你明天工作愉快!”

03

一次自己也收获很多的对话,解决了孩子阶段性的小心病。人际关系处理,对我们来说,还都在学习和处理,对一个孩子来说,那更是一件大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是焦虑和担心,我们很容易直接插手孩子的成长,告诉他应该怎样,不该怎样。

家里人回忆起我的小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你妈一看人家欺负你,就恨铁不成钢的拉着你的手去还手,你就是狠不下去,老受欺负。”

这是我最不愿听到的童年回忆,里面掺杂了自卑和屈辱。自卑的是,我不会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强势”,屈辱的是,我的软弱。所以,我也很容易把这种情绪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担心他会像自己小时候一样 “受欺负”。庆幸自己不断在了解儿童,并没有将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简化到“欺负与被欺负”的关系中。

当我们在讨论孩子被欺负时,都在讨论“要不要教孩子还手,还是教孩子宽容?”这似乎并没有一个定论,“还手派“认为,不能被欺负。可如果一个孩子,心里更多的是柔和,“打回去”对他来说,是很大的压力,因为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不是他自己(就像当年的我);同理,“宽恕派“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躲着点还不行吗?那这对一个希望得到“公平”的孩子来说,就是巨大的屈辱,因为这样做不是他自己。其实很多时候,只需要把孩子的事还给他们自己,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引发他们自己的思考,引导他们做出让自己的选择。

04

去问问题,而不是给答案。

问什么问题呢?其实很简单:

想要引导他们去自己找解决办法的时候,问:“怎么办呢?怎么解决呢?怎么让自己感觉好起来呢?.....

想要引导他们做出评价的时候,问:“ 你怎么认为呢?你觉得呢?你的看法呢?......“

想要强化他们的好行为时,就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想要知道原因的时候或者引发他们自己思考,就用“为什么?” 

所有的问题,不要用在负面情绪的交流中,特别是“为什么”,很容易被用在指责中,“你为什么不听话?你为什么这么慢?你为什么总是找事?”这样的交流,换来的只是对抗或者逃避。

而当孩子在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更加不要把沟通封闭起来,变成责备,变成说教,可以再看看之前写的《终于,孩子闭嘴了。。》

家是港湾,而不是另一个需要躲避的地方。还记得那个被母亲责备的跳桥男孩吗?让孩子说出来吧,告诉他们,不管别人怎么样看你,爸爸妈妈永远最爱你,最相信你,最支持你。先把他们从负面情绪的海洋里拉出来,而不是再推一波浪,让他们越沉越深。

当然,我们这段对话绝非标准答案,你也会有自己想要传递的价值观,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嘛。而孩子也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过几天,他依然被这个问题困扰,我们就可以和他谈谈怎么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输出,也是自己的学习。如果,你家里的孩子跟你说:“他们都不喜欢我” 你会怎么回答呢? 欢迎留言呀~

封面图片来自:pexels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