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萃取实验室(4)

知识萃取第四期第四次作业by tony

2017-04-20  本文已影响20人  寻找all_blue的tony

第四次作业终于完成了。

作业要求:


作业过程如下:

INPUT:

1)仔仔细细研究了SWOT,SMART,5W2H,2W1H等思维模型。

2)仔细听了二次第四节课,

2)使用思维模型建立的内部工具和外部工具。

4)“自我增值”议题

PROCESS:

搬家法、迭代法、持续法

OUTPUT:

第四次作业及感悟

我讲下我通过自我增值这议题来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型吧,这次算是第三次作业的迭代了,前2次作业使用了xmind,这次考虑用processon外部工具来建模。


总思路:

我主体框架是2W1W模型,就是why---how---what,从思维黄金圈内思考到圈外,找他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回到圈内进行检验。

第一、首先是问自己:“为什么要增值?”这个问题在脑海产生,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呢?人生到底要做些什么东西?

想到了马斯洛需求理论,因为现在生存和安全是有保证的,那么剩下了社交的需求(归属意识、友情、爱情)、尊重的需要(自尊、承认、地位)、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发展和实现),然后对比找出现阶段的短期目标(缩小目标范围):构建底层思维和提高工作能力。

第二、那么S.M.A.R.T思维就用上了,这工具是针对目标是否能实现而使用。

问题:我订的短期目标是否可以实现?

那么根据S.M.A.R.T思维,具体要解决5个问题?

1)目标是否具体的(即目标清晰,不含糊)?

2)是否可测量的(即是否可以量化,不能量化的要感化)?

3)目标是否可以实现的?(不能实现的就不要制定)

4)目标是否相关的?(即做的事情和目标要相关连,如果何目标没关系的事情不要做)

5)是否时间限定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第三、接着进入how的阶段:

获得知识从哪里来:人事网书,为目标的原料输入。

增值的策略:结果导向、时间管理、目标量化,这些都是更好为实现目标服务。

反馈机制:自我、客户、牛人、同事这4个维度对做这事件的结果有促进作用。

心态: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针对人和事的处理。

第四,输出结果,产生增值,这增值又要回到S.M.A.R.T目标去检验。


感悟:

模型建立后,对建模这概念有了初步的认知:即通过思考做一件事情或者解决一个问题所用的思维,通过建模找出你习惯的通用思维,然后把思维导出来给以后未来的场景使用。

举个例子:

最近我教妈妈用联通宽带的网络电视盒子看电视,其实我之前也没用过联通的,但是我用过广电电视盒子,主要是用遥控器键盘的上下左右、确认、退出键来控制电视盒子。

主要思维是上下左右是控制光标的移动,确认键是光标移动到位后的确认交易,退出也就是取消或者退出交易。

用这个思维迁移到联通宽带的电视盒子的操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建立自己的通用思维模型是可以快速解决问题和事情。

懂得了建模之后,以后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改进我们的模型,建立更好更有效的模型。

欢迎大家的指正,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以便进一步的提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