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26)

2022-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尘若渝

1.早起

这段时间虽然能定时醒来,但是赖床的次数比较多。

从客观情况来看,赖床主要是因为晚睡,这段时间我睡觉的时间比较晚。本来定好的睡觉时间是晚上11点,但是我很少11点能够去睡觉。尤其是几个晚上,硬是挨到了凌晨一点。

再就是早起没有合理的规划。能叫醒你的除了梦想,其实还有是计划,说白了,也就是有事情可做。但是早上的时间我安排的事情似乎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这也为赖床奠定了心理和物质基础。

早上6:00起床,7:50离开家门,其中有110分钟的时间。这些时间如果能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肯定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2.定量和定性

定量比较准确,定性则比较模糊。一旦时间比较模糊,那就基本丧失了可操作性。我们的大脑似乎有惰性,它们对模糊的东西几乎是视而不见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去跑步和我要去体育场跑一千米。肯定是第二种说法,更具有操作性,第一种说话可能说过了就说过了。

当需要执行某件事的时候,最好用准确的语言。尽量不要用定性的模糊的语言来表述,否则我们很难去开始。

3.不抱怨的世界

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单位出了很多事情,近段时间我似乎有了抱怨的情绪。

今天我突然发现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我总是把客观原因放在了首位,把抱怨当作了工作常态。

很明显,这样的状态是不对的。目前的情况是宏观形势所致,大势是不可违的,而且也不是我能左右的。

当某些事情是我不能左右时,最好把这些当作事情发展的背景。在客观背景下如何发展,这才是需要我来考虑的问题。

无论是抱怨还是不抱怨,大势是不可逆的。仔细想想,其实我更多的是把大势当作了挡箭牌,当作了借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