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创作集锦艺术之家国学与传统文化

寻找艺术与生命的原点

2018-09-30  本文已影响1916人  龙马牛及

《天赐画道》目录与导读

天赐画道。宋荣汉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开 篇  上帝的粒子

谢天赐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物。他还是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

以谢天赐为范本,梳理当代中国画艺术演变轨迹,剖析“天赐画论”成因,在混沌的世界里寻找艺术与生命的原点,发现艺术家神秘的“上帝的粒子”。

艺术因思想而崇高。开篇从艺术家思想说起。

/画可画

/非常画

/道与艺合

作者花五年时间与画家谢天赐(左)一起寻找艺术与生命的原点

第一章  玄同

谢天赐的故事从阳江说起,故事的原点却在开平,在南海,在澎湃的变革历史和创造历史的许多偶然及其必然。

有无相生,变化之道。艺术的土壤不仅在“河图洛书”的神话传说和敬天畏神的哲学混沌,也不仅在虔诚的师古与传承,更在于创造创新的理念与精神。

“玄”是变化,“同”乃事物本质与规律。常在无常,同在玄中。唯有变化才是亘古不变之同。

这一章,分析时代、社会、家庭、地域文化对艺术家性格及其艺术风格形成的作用,介绍谢氏“状物构图法”,讨论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天赐之子

/铁匠父亲

/传奇母亲

/变化之道

新书9月下旬在杭州首发。10月份新华书店、天猫、京东、亚马逊、当当全渠道上线。限量签名版通过微信平台(关注微信号longmaniuji 龙马牛及)独家发售

第二章  写意人生

谢天赐的人生犹如大写意中国画:“大”在他的梦想、兴趣、视野与格局;“意”在创造性及其思想;“写”便是他坚韧的意志与追求梦想的行动。

知行合一,最难在笃行。

观念影响行为;行为的重复养成习惯;习惯的组合形成个性;性格加机遇决定人的命运。这一章,说的是梦想、兴趣、知识、行动与艺术家智慧、创造性及其心理结构之间的联系。

/画饼充饥

/梦想的天空

/笃行者

中宣部原局长、原香港商报社副社长吴帆先生称:这是一部有思想力度的文学作品。很厚重。很智慧。

第三章  格物致知

一块再好的生铁无论在高温里经过多长时间煅烧,都成不了器。只有将其在水与火里反复淬炼,煅烧冷却,冷却再煅烧,才能打造出得心应手的器具。

艺如技,人如器。自由的底线是法律;人性的最高境界是超我;水国领地的无法之法才是至高之法。

人生没有多余的经历。认真行走的每一步都成了谢天赐艺术创作与艺术思想中珍贵的财富。其我行我素的个性特质、随心所意的艺术风格和来自“法外之法”的“天赐画论”,均可以在大串联的列车上、阳江郊外茂盛的蔗林里、卵石满滩的那龙河畔寻找到生长的理由。

/半截拖鞋走中国

/冰火淬炼

/青春撒野

/法在法外

著名剧作家书法家钱法成先生(中)、原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篆刻家鲍复兴先生(右)莅临新书首发式

第四章  冲和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本章讲述谢天赐青春年代里把握机遇、追求爱情、与命运抗争的精彩故事。其表现出的正气、骨气、勇气、傲气、豪气、才气、雅气、锐气、神气及其运气,“阴”“阳”两仪,“聚”而成“势”,“冲”而为“和”,化作水墨画中“宇宙生命的磅礴大气”,成为他艺术创作与艺术风格极好的注释。

/沙城不是城

/油画大师

/西西弗斯的石头

/天赐良缘

/冲气以为和

中国美术报执行主编王平先生为书作序。他称:艺术因思想而崇高,这是阅读《天赐画道》这部著作的真正切入口

第五章  张狂有度

谢天赐最早的油画喜好犹如他“三笔画法”中的第一笔,多少带些盲目和“随性”,而版画的选择便成为“理性”的第二笔。这份理性,传承了第一笔优势,让油画十年具有了“将错就错”的意义,并为接下来转身中国画铺垫扎实基础,让第三笔天才的“悟性”拥有施展发挥的极大可能。

心理结构需要高度,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笔墨结构需要深度,越深才越纯,越纯越能体现水墨意韵;视觉结构则需要一种广度,“广”是有边界的宽阔,可以任意张狂,却需要一个恰当的“度”。

猫与狗的故事里有寓言的哲理,也有童话的感性。能做到“随而有意”、“张狂有度”,却少不了哲学智慧。以儒家思想解读谢天赐的艺术人生及艺术理论,很有趣。

/转身版画

/小人物大权力

/猫与狗的世界

/随而有意

鲍复兴先生称赞:这是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作者独具匠心,作品别开生面

第六章  心在品在

入禅是为了生命的永动。在生命某个阶段让自己安定下来,然后酝酿再一次更大爆发的可能。人不可能永远喧闹,成功者须经得住寂寞的磨难。这样的悟道,来自九华山上高僧的指点,来自天都峰顶的参悟,来自佛学禅宗的智慧,还来自谢天赐以荷修身、十年面壁的修炼。

1999年5月,“天赐荷花”亮相中国美术馆,验证了谢天赐十年沉积和水墨实验、“用心作画”的真实意义。品高行雅,自然清香致远。人生的道路没有险滩,选对了航线就是选择成功。

/天赐荷花

/蛰伏

/十年一剑任天真

/会心体道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杨振宇、中国画系主任刘海勇、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国美出版社副社长林群等出席新书首发式

第七章  计白当黑

一半很传统,另一半很现代;一半是火焰,另一半是海水;一半弗洛伊德,另一半柏拉图;一半现实主义的清醒,另一半是浪漫主义的激情;一边拥有理性的科学思维,另一边是“形而上”的唯心;一边是与世无争的脱俗,另一边是随心所欲的张扬……多维空间里生活着一个真实、立体、多面的谢天赐。

人生百态,心灵的世界不止一扇门。有与无,白与黑,雨与晴,时间与空间,随类或随心,艺术世界也有很多扇相通的门窗。

视觉盲区的存在是因为心理盲点。拥有宽阔的心理结构,才会有广阔的视觉结构。换个角度看世界,计白当黑、知白守黑,都不仅仅是艺术表现或处世哲学,它还是一种艺术思想与人生境界。

/人生相态学

/雨晴

/一个人一座城

/知白守黑

感谢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社长祝平凡先生、责任编辑郑亦山老师、美编胡一萍小姐。你们的努力与付出,让美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第八章  墨魂

谢天赐的大写意水墨,在传统题材上实现了理念与技法的重大突破。而他在中国画艺术理论上的探索创新,又让其创作实践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有了理论支撑。这是乐见谢天赐能够在高山之下另起土堆的最大理由。

这是一个呼唤创新也在呼唤传统的时代。这是一个有很多期待也最值得期待的时代。“以笔墨挑战笔墨。”谢天赐在持续刷新他的艺术梦想。行动者的梦想最值得期待。

大道无形,虚实“混成”。气场的元点不仅可以生于最浓最黑亮的实处,它还能够出现在物我两忘、似有还无的空虚点上。

画道深处是墨魂。

/且行且悟

/唯有笔墨

/大道无形

现场签售

感谢@小邹 @花开 @茵娜 提供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