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学习的困境与思考
自从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入国际学校(双语学校)起,语文学习就成为了新的“困惑“话题。脱离公立学校的语文学习体系后,作为家长,我们充满无力感,我也逐渐开始理解在国外的朋友请各路友人帮忙推荐语文学习资料时的心情。
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时不时身边也有朋友互相吐槽,比如:孩子逐渐转入英语思维优先,中文用语环境不足,导致中文学习停滞或后退;比如:孩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维持中文学习,但是最终只能保持说,依旧无法运用中文阅读有难度的专业材料。
若是将“中文“替换成”英文“这些担心听起来似乎也耳熟,这个问题不单纯是中文或者英文学习困难的问题,更像是是如何实现“两条腿走路”-家长对于孩子能将中文和英文同时作为第一语言使用的期望。
把问题简化之后再细化,就读双语(国际学校)的孩子高年级以后进入以英文为主要学习工具的专业学科学习,结合孩子的学业状态、校园的中文学习支持环境,不同的孩子情况或许略有不同,G9之后语言运用环境减少,深入学习进入停滞,对我们来说G6之前是中文基础学习的最佳时间段。
将问题聚焦再回归到语言的学习来看,语言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1、 我们通过语言作为载体学习知识、积累前人经验
2、 通过语言学习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
3、 通过语言学习更好地理解文化背后的背景、理解群体、社会以及自己。
先说第一点,通过学习语言作为载体学习知识。人类的经验总结当今以各种媒体形态留存,除了文字 还有图片、音乐、绘画、雕塑、音频、视频等等,除了通过学习语文字阅读获得,其他的方式也不可或缺,知行合一的过程由记忆、体验、思考形成新认知新经验。这个部分对于任何一门语言也是适用的,也不必分一定要通过中文还是英文来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语言知识作为一种到达彼岸的工具,甚至不必请求一定是通过文字阅读,图画、音乐、纪录片……都是很好的学习素材。
第二点,通过语言学习培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语文学习能培养什么能力呢?从字 、词、句、文来看,语言学习具有共同性。在共同性的基础上发现词法、语法的不同,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存在共同之处也存在各自不同
以文字的特点来看,汉字是象形字,着重在图形、意象,形声字占85%(大致),基础的象形字可以运用我们的想象力,通过辨认,运用视觉进行细节的区分,结合语音进行记忆,在认识更多的文字的过程中我们能培养表征,归纳、演绎的能力。
以英文特点来看,音节型的文字,在掌握 一定的构词规律后,哪怕没有见过的单词,根据读音可以拼个八九不离十,听说读写逐渐提高。
从两种语言的区别来看,需要留出额外的精力进行中文汉字的认识和规律总结,我们实践发觉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是:掌握了形声字的构词规则,同时孩子自己创造字,自己解读字,并结合生活进行组词运用。毕竟在生活中重复学习汉字的机会变少,主动创造和深刻体验尤为重要,未来更多的自学方式需要摸索。
总结来讲是通过主动认知减少重复简单多次的默写,从而提高效率,同时精简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巩固,保障这些基础知识不要被大脑脊髓液冲刷清除干净。
关于思辨能力这个部分,很难用指标去衡量,我们关注于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可以通过日常与孩子聊天、讨论来进行。小一点的孩子,从他自己的感受,情绪来整理对事情的认知、理解、形成观点,表达输出。大一些的孩子开始会区分事实和观点,玩一些问“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游戏,到小学高年级,孩子可以开始接触思辨,进行对某个话题的辩论,通过这样的活动整理自己的思考、想法,了解对方的观点,形成对话题全面的认知理解。学校这个部分做得很好,我们时不时有新的感叹。
第三通过语言学习更好地理解文化的背景、理解群体社会以及自己,包含我一直有所不解的部分-古文学习
作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未曾中断的国家,我们成为其中一部分这是一份与生俱来的骄傲,也有一份与生俱来的长长记忆。5000的历史记忆有多长,留存下的精神象征-古文就有多少!期间学习取精去芜,学习的难度相当大。
我们从古文学习什么?从历史学习什么?
什么样的古文是值得学习的?
1、 构成文脉的个人和作品
2、 流传至今不受时代限制,有思想光辉的作品
3、 折射人类发展历程、构成文化基因的作品
4、 可以答疑解惑的作品
……
综合来说哪些古文值得细细品读呢?我觉得有这些
1、 文脉中的群星:各朝代的精神象征
2、 经典史集:史记 资治通鉴等
3、 经典名著:四大名著乃至N大名著等
精读为优,例如水浒和三国,有句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说明书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直达心性,影响我们看世界的眼光。
如何站在以我为核心来看名著呢?
从姐姐的名著阅读我感受到名著不易读太早,精读的基础是自我对经典的理解,这就意味着门槛,一个人如果自身的三观架构尚未完成或者不够坚实,那么也许少不读水浒是对的--看到书上怎么写的,就怎么去尝试,尽信书等于无书。批判读的立根之本是自我的感受、经验、思考,然后是辩证的来学习,对比、归纳、拓展,再更新认知经验。
读古文适宜与中国的历史、地理、风俗来结合,如果将一个国家比喻为人,这几者构成一个人的个性,我们会从一个人他曾经做过什么事情,说的什么话,他的行为习惯来理解。仅仅听他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来做判断难免管中窥豹。
我们作为这个“人“的一部分是很神奇的体验,一方面我们以某种共同性为自己的特点,一方面我们又追求自己的特性。
作为其中的细胞之一,我们有不少下意识的想法、做法往往不自知,若说一个人要了解自己,必然少不了需要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文化,知道自己的想法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这种既统一,又分离的体验也来自于阅读,阅读让我们有机会透过书本看到这些潜意识的东西的由来。了解这种由来,无异于有一个眼睛从高处看到自己,这种来自高维度的注视,无形中形成我们对自己的深深看见。
所以,经典怎么读?精读、合适的时间读、结合自身读、用第三视角读、用人文的眼光读,读多少没有关系,读到那种程度很有关系。
从几个方面梳理完,回到我们当下来看具体可以做些什么?
1、 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引发思辨来看以英文或者中文为主都可以,弱化刻意区分的中文阅读和英文阅读,孩子体验到运用工具发展智识的快乐与成就,享受撒网捕鱼的快乐,不局限于用什么样的网。
2、 从语言的不同特点,中英文都需要进行刻意练习积累来看。儿子目前的英文学习环境逐渐多于中文的学习环境,英文的内容逐渐上升为第一语言的状态,为了保持双第一语言,课后的中文阅读是我们要琢磨的,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摸索一番下来,感受到硬性地推中文阅读可能适得其反,我们采用有趣的、经典、语言丰富优美、情节曲折、孩子喜欢的小说故事,以亲子的方式在阅读中反复熟悉认识的字词,积累优美的词句表达,感受作品的魅力,与作品共鸣,因为时间有限,这刻亲子间精心的温馨时刻格外美好。
总结来说:美好的故事、美好的时刻、美好的情感是我们亲子中文阅读的追求。而目前英文跟随学校的进度便好,我们唯有鼓励欣赏,将学习的空间留与孩子,做站在孩子身后的支持者。
放下数据和KPI,专心陪伴。我常常能看到指导阅读的文章中提到一年阅读多少字数,我们很容易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盯着孩子完成“工作“,再计算他还有多少工作要做,这样一来,阅读的美好大打折扣。以一天亲子读30分钟来算,坚持一年达200万字以上。与其把精力放在盯着孩子完成任务,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读得更享受,更有创意。
3、 在非虚构阅读方面,是读中文好还是英文好?如果目标是以后希望能阅读第一首的技术文献,那么适当补充非虚构的英文是有必要的。而中文最难的部分不是阅读技术文献,目前我们的现代语言相当一部分都是舶来品,难的是构成我们文化脉搏的古文。
4、 如何把古文学好呢?首先我问自己,孩子读古文的目的是什么?除了了解中国文明的发展,了解我们的文化个性,形成对自己潜意识觉知;古诗文的韵律美,高度浓缩抽象美,意象美,独具特色。
我们选择古文的学习从成语着手,成语背后藏着一个个的故事,抽象浓缩意象齐聚。也是孩子习作中好词好句的来源。这种只需一个暗号,即可会意的默契,构成我们共同的文化底核。
小初高的古文学习,逐步推进,因为G6之前是最佳的中文学习时间,我们将初中或者高中部分古文,压缩放在G6前这段时间。诗词古文结合历史名人在历史背景下共同学习。
目前儿子读过的历史类的书籍风格多样,有漫画有小故事,其中《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10册》成为读书笔记的记录素材,反复阅读。
阅读中对历史的懵懂感觉帮助他理解我们的文明从哪里来,当某天与儿子闲谈中聊及,我们的中华文明是至今这个世界上唯一5000年持续未曾断过的文明,除了有地理等因素,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文明有着坚韧的个性,而每一位中国人都继承了这种坚韧的个性,当困难来临的时候,这种基因的力量默默帮助我们面对难关。儿子眼睛里有小星星闪动,细微的品,深深的爱。
最后总结适合儿子的双第一语言要求之下,中文学习路径:
1、 字词过关(G6前跟随学校进度识字听写、写作输出)
2、 古诗文过关(小学部分跟随学校进度学习,初中高中利用假期积累,配合写作输出)
3、 成语积累(保持长期学习积累1000-2000个,配合写作输出)
4、 深度古文阅读和经典名著,(跟随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结合历史进行整合 写作输出)
5、 亲子阅读 每天半小时(坚持至6年级)
6、 自主阅读(随意)
整理完思路后,如何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