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一切是个过程(觉察日记8)
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儿子放假在家是真的放松啊。
每天睡到自然醒,有好吃好喝在身也不用操心。他要做的就是每天按约定时间与同伴去健身,或偶尔与同学朋友聚个会,或参加家庭聚餐。在我看来悠哉悠哉。当然我让他干的活,打个水啊,帮忙包个水饺啊,洗个碗啊……他还是能积极完成的。
然而,时间不等人,转眼假期已过半了。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真得好可惜。记得我和他这么大时,已经大学毕业上班了,每天自己做饭吃,可是他有爸妈操持一切。
我有点对他的轻松忍耐不住,却又不想破坏他的好心情,也不想打破我们间的和谐关系,更不想做个报怨的啰嗦妈妈,毕竟他在家呆不了多长时间,这些在家的悠闲岁月,可以慰籍日后在外的漂泊。
我还是转弯抹角地提醒他多看看书,毕竟书是许多人浓缩的经验精华,提前让自己多学点东西没坏处。可是他却用我教会的方法回馈了我,要做自已的主人,学会了"被讨厌的勇气",简直让我无言以对,无可奈何。
有时对爱人也是如此,告诉他一些好的养生方法,说多了他就烦,虽然他也在向我说的方向变化,我也时常提醒自己,见好就收,每个人毕竟更多是活在自己的认知里,改变需要过程。
接纳一切真的不容易,接纳自己爱的人浪费生命更难,因为家人有许多线是连在一起的,生命的质量相互影响。因此,家是一个人最大的修练场,而家人是最主要的修练伙伴。
然而,也许一切观念本就是我的"自以为"。我觉察到自己的担忧,以前也曾多次经历过这样的心理过程,已经在慢慢接纳他人自己的样子,但对于亲人还是有许多期待需要跨越,最主要跨越的是自己的心。
果然让一个人改变的是自己,而不是道理,也只能是南墙,不到南墙不死心。
然而,许多时候,到了南墙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后悔晚矣。那又如何,这就是每个人自己选择的结果,要自己面对,而选择他们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伙伴也是我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我也要慢慢接纳。
以前与儿子谈到,什么年龄做什么年龄的事情,一说到要孩子他就说他不喜欢孩子,偶尔遇到周围有孩子,他总是第一个感知到孩子的喧闹,即使我认为那是孩子应该有的调皮欢乐,他总是宣称不想要孩子,如果要了就交给我们带大,他不管。
我们总说到时你就喜欢了,到老了你就不后悔了,或者有了孩子你就看到另外的希望了……可是愈是如此,他愈表现出不喜欢孩子。
我曾说你们要吧,要了我看,要几个看几个,也是希望他改变态度,然而看到他的态度坚决,我也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父母的责任爷爷奶奶是否能担得起?未知的未来我们的身体能否承受?
一切未来都是未知,曾经生子延续被认为天经地义,如今变化多端。是社会发展太快,太多的压力转移到了他们身上,他们看似轻松实则压力山大,只是偶尔的轻松被我们看到了。
我忽然醒悟,干啥去干涉他的人生?即使是父母也要接纳并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这本来就是他的选择,他的人生他做主吧。如果勉强他去要孩子,一个不被祝福、不被全心全意爱着的孩子,在孕育时也不会得到爱的能量,如果带着恶的种子出生,还不知会带来多少孽债?如今所有孩子带来的欢喜不过是心中想象罢了,现实还不知如何打脸。
不要也罢,现在不想要不代表将来不想要,人更是变化的动物,接纳一切需要过程,他自己还没长大呢,一切未知交给未来吧。毕竟变化是永远不变的真理,明天不都是计划来的,就像今天阳光明媚,并不能保证明天一定不会下雨,未来的生活也有未来的惊喜。
慢慢接纳一切发生,不让今天的焦虑影响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