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8
1.很多文章题目和其内容南辕北辙,想要“标题党”,长此以往,类似于“狼来了”的故事,多点进来看了几次,也没有发现是符合标题所说的有狼的存在,以后再喊,也知道仅仅是雷声大,都不会担心有真的雨。
“标题”的作用是画龙点睛,再好不过锦上添花,但是弄不好就适得其反变成上面说的狼来了的故事。少取宏大的标题,少想着一鸣惊人,对人有用的是内容,长期的也仅仅是内容的质量能带来的启发和洞见,而不是标题。孰轻孰重和逻辑关系要梳理,不然就是买椟还珠和鸡飞蛋打。
长期读者一定是基于文章能不能给其带来高价值启发为第一原则,要关注的是能不能吸引到陌生读者。最开始肯定都是身边人给你加油打气,慢慢的能影响到陌生人能对陌生人有价值了,才是对读者有价值的佐证。
2.自信有盲目的自信,有自嗨式的自我感觉很好,“自信”就一定是好事吗?你知道自己的自信是那种类型的自信吗?
人类很多错误都是在“信心满满”的时候犯的。
我们应该追求理性,而不是追求自信。
理性是在逻辑和事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基于理性的自信就成为一种选择。能分析人和人差异的形成和原因,看到更多的层面,而不是简单的自然反应成自信或自卑。
3.创业者和投资人大多对未来都比较乐观,超乎“常人”的乐观。
这应该是基于对所做的事和选择的未来预期和可能性上,看到能创造的价值,事物能长成的样子。
观察他们的乐观,追求带有更多理性成分的乐观,基于逻辑自洽的乐观。
4.人最放不下的是“自己”。
潜意识的运行模式总是喜欢「非此即彼」,喜欢制造二元对立。
自己是对的、自己的是好的……别人的是错的,别人的没有自己的好……这种非理性的毫无知觉的想要突出和展示自我,是「小我」的运行模式。这也正是一个人进步和认清事实真相最大的阻碍。
感觉上好其实并不重要,「发展理性」才最重要。
理性对于判断未来和认识自己,才是更本质的工具。
要不断的发展自己的理性,追求理性。
5.做事终究是回归到价值,终归是要回归到积累和创造价值。积累短期和创造长期的价值。
你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了什么价值?你今天为自己积累了多少价值?有没有比昨天的自己多了一些思考?对你所好奇的课题投入了多少真正有实质的精力和时间,有实质的积累吗?
6.很残酷的事实。
如果你是你身边平日里接触沟通最多的朋友、同事、熟人里6个人能力总和的平均数,也就是加起来的1/6,那么,自己思维所处的层次,自己的智识是什么水平?
罗列出这6个人,审视和评判这些能力,最后把这些评判平均下来作为对自己当下的认识,认识就会趋于理性。
这样做,不是让自己妄自菲薄或自卑,而是看到事实。
把那种虚幻的自我感觉良好冷静下来,告诉自己这不过是心理的自我认知偏差,认识它,面对它。
我们对自己总不是那么诚实,其实内在的「小我」是很“坏”的,它总是不自觉的麻痹和逃避真实,然后告诉你其实你很不错,让你逃避自己成长的责任,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又不断的制造内在矛盾,折磨你。
7.我们能拥有的,仅仅是此时此刻,回归到自己的本心。owning the moment.
别人的智慧也好也罢,都和我们此时此地没有多少关系,我们能拥有的,不过是此时此刻对自己的认识和做想要的积累,do our own homework, hard work or dirty work.
保持一份觉知,不要随着自己大脑里的杂念潮起潮落,让潜意识和自己做出反应之间留下更多的空档,然后做出理性的回应和行动,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
8.成长快的那段时间,必然是「高质量」输入的那些时间,思考的质量高,相应的肯定反思和迷惘也会多。这样的时候所带来的思考「密度」,所迸发出对事物的一层到更进一层的思考和理解,对事物更接近事实认识……所以,必然高质量和高密度的输入,才是思考和进步的保证。
也就是「沉浸」,得保证大脑这口锅一直是热的。
9.大多数人,无论做什么,其实都不可能成为专家,会一直只停留在做事层面,无论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个爱好,大部分人成为“熟手”就是天花板了。
这才是事实。我们是大多数人,但要思考如何才能摆脱这样的局限?
理性和诚实认识自己很重要,不认识自己那么就会成为认识事物的阻碍。
看似这些是常识,但我们也恰恰缺乏这样的常识,我们并不想承认这些,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