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天性》-学习是为了应用
2019-02-19 本文已影响64人
aha的乐趣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人们获取知识变得无比容易,但是繁杂的信息常常让人无从下手,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用?《认知天性》一书从“不付出努力的学习是收效甚微的”开始,提出“有时间间隔的检索学习”的学习建议。
检索学习:即回忆新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的过程,在检索时,能够加强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也能了解到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例如,在阅读这本书时,笔者常常停下来回忆书中的概念,如合意困难,生成效应,交错学习等。
实验证明,考试是一种有效的检索工具。
合意困难:为检索过程制造困难,当检索时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多,记忆效果越好。
1) 间隔学习:
在学习新知识之后,隔一段时间,等大脑遗忘了一些记忆后,增加了检索的难度,这时再检索新知识。目的为了将新知识转化为长期记忆。例如:笔者在阅读完此书后,隔了一天再来写阅读感想。
2)延迟反馈&生成效应&细化:
遇到问题时,自己先尝试生成答案,再寻找纠正性反馈。例如:笔者在写此文时,先整理自己的思路,当遇到某个概念理解不清晰时,再寻找相关资料。费曼学习法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交错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两个及以上的主题。//
4)多样化练习:
将新知识放到不同的情境中思考,即举一反三。比如,关于本书学习的建议,在英语学习中,看着中文背英语单词,不如将单词放在句子中记忆(将单词与其它事物联系,增强联系),想象单词的可能用途(生成效应)。
总结: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即学以致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带着问题,不断地思考其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体育运动中”将训练当比赛,将比赛当训练“其实学习也是类似的道理”将学习当应用,将应用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