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生果”》教学感受

2020-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支教岛志愿服务团队

作者: 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 马玥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20年10月23日,我非常荣幸能参加支教岛组织的此次直平度市仁兆镇中心小学送教下乡同课异构交流活动。我所教授的,是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篇课文《我的“长生果”》。

        《我的“长生果”》是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明智”,前两篇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和《忆读书》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以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所以我在课前布置了预习单的作业,让学 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 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学生。但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在抄写生字词时容易出错。

        明确两个阅读任务后,我带着学生一起回顾了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不回读、连词成句的读、带着问题去读、抓关键信息去读,实现单元之间的前后贯通。然后是教梳理信息的方法,由于学生并没有学习前两课,所以我在解决任务一之前,向学生们展示了几种梳理信息的方法——圈画关键词句、绘制思维导图。

        这节课在任务二上花了较多时间,任务二的流程和任务一相似,先明确任务的具体内容,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进行默读,再为学生提供一种梳理信息的方式。任务二这里是尝试利用表格来完成任务二。任务二为“作者从童年阅读、写作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虽短短一句话,但里面的问题层次很丰富,第一个小问,是梳理作者从童年读出悟出的道理,学生要概括出“三种力”;第二个小问,是从两次习作的故事当中,找到作者各自悟出了哪些道理。这个环节不太成功的原因在于:一是不清楚学情,这篇课文要求学生要较高的阅读、定位信息、概括能力;二,在这里老师对学生引导的语言表述不够清楚,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够及时和精准,导致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思路比较混乱。

       完成任务二的最后,从“嵌”字拓展到《家》的整本书,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个是让学生在原文当中再次体会这个“嵌”字用得传神的原因;二是让学生也利用这样的方法,去积累好词好句,以此用于他们的写作。同时,也结合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向学生展示了一种找书的好方法,就是从一篇文章读到整本书,在课本里面也有许多值得读的好书,学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来进行选书。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完工具性再回归人文性。作者之所以把书比作成我的长生果,是因为书能够使人精神不老,书是人的精神食粮,以此勉励学生多读书,让书成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

        反思此次送课,遗憾很多,虽然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展示,某种程度上为大家展示一种教学方法。但是由于不太了解学情,对学生的指导不够精准,导致学生对本课的体会只是浮于表面,没有形成能力。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次锻炼让我获益匪浅,未来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