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想法

最深沉的礼物,莫过于我活成了你的样子

2016-09-10  本文已影响49人  小记小帆

1、

我刚开始学写新闻的时候,是一个老资格的辅导员带的我。

她干练稳重,风风火火,文风犀利,质量极高,可想而知,在她手里少有次品。

可是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给我留下了“可怕”两字的印象。

第一次去实习,她问我,你来干嘛?一句话把已经战战兢兢的我吓得躲进了旁边的办公室里,没敢再露头。

即便后来我和她关系甚好,在我接了她的班当了辅导员后,我还是心里暗想:不能当一个被人害怕的辅导员。

直到一次和带过的学生打电话,他直言不讳地说,姐你知道吗,我们当时可怕你了。

——稿子写不出来你要发飙,改的不对你要发飙,校对出错了也要发飙,所以我们生怕自己出什么问题被你骂,每次都要小心翼翼地检查好几遍再交给你。

他顿了顿,确保我这边没有摔手机后,他接着说,虽然当时怨过你,但正因为这样,让我在工作中少走了很多弯路,谢谢你。

虽然这是个煽情的桥段,但宝宝的眼泪坚强地没有流下来。

煽情之余,我没有想到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曾经自己排斥的性格,终有一天自己也会在耳濡目染中变成了她。不知不觉中,我学会了她的吹毛求疵,学会了她的严厉苛刻,学会了那些自己曾经害怕的东西,亦或者说是,因为她,我战胜了原本自己害怕的东西,我把自己锻炼成了一个力求完美的人。

多少年后,这份感激从别人嘴里说出时,我才意识到,她教会给我的,远远不止于写新闻那么简单。

而是,我在自己的无知里,活成了她。

2、

我能够今天坐在这里码字,码的字还有几个人欣赏,怕是要感谢小时候的语文老师。

我从小就喜欢语文,应付考试自然是没有大问题,作文也经常会被当成范文在班里被点评,久而久之,自己有些沾沾自喜,甚至是,有了点自大。

一次,学校里组织了一个作文比赛,我跃跃欲试,一气呵成了一篇文章便交了上去。

然而结果却并不美丽,我只拿一个等于是鼓励奖的优秀奖。

总是被捧上天、一路赢惯了的我有些沮丧,以至于在老师面前有些失态,输不起的眼泪噼里啪啦地掉。

本以为她会安慰我,而她却问我,你知道你的文章问题在哪吗?

不等我回答,她便直接了当地说,定题太大,没有故事,缺乏升华,过于华丽,你就是仗着文字功底好凑文章,而不是在写文章,真正的文字,是需要有共鸣的。

我已然记不清这句教诲我当时听懂了多少,又让我在应试教育下受益多少,但当我逐渐成长,逐渐成熟后,逐渐成为人师之时,却被自己反复地挂在了嘴边。

不但是写作,还是做人,我竟也活成了这样的人。

摒弃华丽,回归朴实,让自己能够改变这个世界,哪怕是一点点。

3、

早上在群里给当老师的亲戚朋友发红包,在我沾沾自喜地为自己仗着是半个老师混了几个红包时,一个阿姨@了我的爸爸妈妈,说,小帆的爸爸妈妈是最伟大的老师哈,也祝你们节日快乐。

我心里一惊,长这么大,我给父母过过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待各种节,自诩是个心细的姑娘了(好吧,你们要说是汉子也行也行),然而,我竟也不记得,在教师节这一天,其实最应当感谢的是自己的父母。

儿童节那天,不少人在我晒的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下面评论说,你真像你爸爸妈妈。

是啊,我们继承的不只是他们的眉眼、他们的轮廓、他们的DNA,我们延续的,是他们在我们身上付诸的心血和寄托的期望,是他们在言行举止、举手投足之间,传递给我们的做人的道理,是他们一次一次被我们视为啰啰嗦嗦的苦口婆心,是那些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小事、被我们无视的最重要的亲情。

总有文章批判父母太过于把自己的期望加载在孩子身上,但是试想,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呢,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呢?在这个过于向孩子所背负的压力而倾斜的社会,父母的希望和期待就会被无限地放大,甚至变得不可理喻。

都说父母是儿女最重要的导师,他们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教会了我们做人,见证我们呀呀学语,将我们养大成人,躲避日晒雨淋,他们甚至比学校教会我们的更多,而在教师节这一天,我们只顾着给老师们送祝福,却也不记得这天最该感谢的是他们,更还不起这份朴素而昂贵的学费。

或许,对他们而言,最深沉的爱和礼物,便莫过于,长大后,我活成了你的样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