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生涯规划

月入过万的第一个逻辑:公司DNA

2017-12-04  本文已影响45人  3cb437b5e68f

很多人都梦想着要如何赚钱,但是现实就是自己的工作非常非常糟糕,拿着几千元的收入,坐着上百万的梦想,然后意淫着自己有一天能无拘无束地做自己的。

我曾经问过80后这么一个问题:思考一下你现在的成就,抛去买房子的事情:思考一下你和你父母的努力,以及积累下来的财富,是你厉害,还是你父母厉害。

很多80后非常惭愧地告诉我:虽然现在有车有房了,但是自己的很多资产和物资,都是父母辈打拼下来的,自己都没有为自己,为孩子打拼下来多少东西,哪怕是无形资产都没有。也就是现在自己的努力结果,还不如父母年轻时候的努力结果。

当下的中国还是会有不少的人生导师,会告诉你:生涯规划已死,现在是VUCA时代(不稳定(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复杂(Complex)、模糊(Ambiguous))连公司都不能活下来3~5年,我们为什么要去做3~5年的生涯规划?!!到那时候我们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呢?!!所以勇敢地去玩,去在玩中探索世界,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吧?!!!

大学生一听:有道理啊,于是勇敢地做自己,拼命地玩去了。

那么请问:人生导师们说的有道理吗?

我说:有道理,但是是屁的道理。

的确:中国每年注册公司有15万家左右,但是每年又有10万家公司破产倒闭。这就是中国公司的现状。

也就是说:中国有95%以上的企业会在3~5年内死亡掉,这一类企业的年收入,是在3000万以下的,我们称之为:小老鼠企业,只要一个月不吃食物,就会饿死。

中国还有3%~5%的企业能活10年以上,这一类企业的年收入,是在3000万~3个亿的,我们称之为:大老虎企业,能开始虎啸山林,到处出去找食物,开拓自己的地盘去了,能够饿上半年都没问题。

只有1%左右的企业,能够达到民族品牌的程度,达到年收入超过3个亿以上,尤其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一天进账3个亿的也是比比皆是,但是放在中华民族的企业比例中,真的是凤毛麟角,所以这一类企业我们称之为:龙行天下的民族品牌。

那么我们来回答一下这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整天唧唧歪歪吵着要闹GE命,说着要自由,想着要游历远方,说工作不重要的?请问你的工作经验,是在哪一类的公司工作的?

是在“小老鼠”公司,还是在“大老虎”公司,还是在“龙行天下”的品牌公司工作的?

我可以很负责地说:绝大多数的人,甚至是读者自己的父母都是在“小老鼠”公司工作的,那么父母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必然会和我们抱怨:“工作累,工作好辛苦,工作一点幸福感都没有”,那么从小耳濡目染的80后,80后,00后,势必会在心中种下这样的潜意识:那既然工作这么辛苦,我们要做什么工作呀?

对啊,我们所有做的工作,都是“一口饭”而已的苦力活,还有什么做下去的理由?像一颗螺丝钉一样,每天做着固定的毫无创新意义的工作,换了阿猫阿狗来也一样做的,一点岗位尊严感都没有的,那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这就是一部分的真相。

那么请问:已经成年的读者们,你们有多少人的父母在上班的时候,整天回家是嘻嘻哈哈脸上一篇幸福感和荣誉感的,或者经常出差回来带好吃的好玩的,或者每年过年前发各种年货的时候,你们家是邻居家最羡慕的,并且是你父母以自己的工作为骄傲的?很少吧?几乎没有?

在这一类父母当中,除了做官的,至少是一类技术性专家的存在,因为他们的存在,帮助企业带来了很多创收,所以这一类就是结果,那么你们家为什么能越来越好,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这就是结果。

所以我们重新回到这个问题:

因为小老鼠的企业年收入小于3000万,所以根本养不活两百人,我们拿一个简单的除法来处理一下,假设公司已经除去各种乱七八糟的开销(税费,成本,租金,水电煤)了,那么3000万除以200人,是不是人均15万?

请问小公司的老板:能够雇用200人的公司应该还不错吧?那么人均15万应该不过分吧,那么请问这个只是人均收入诶,有人工作经验多,有人是新人,所以平摊下来,你大概是什么年收入,你自己都心中有数,公司能不能明年加薪,得看小公司的营业额是多少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老板说你好好干,你的所有成就都是我买车买房的条件,说的就是这一类公司,你真的以为年收入3000万了,能给200人平均一下?当然自己要拿掉至少500万到1000万,然后剩下的2000万再给200个员工分,所以收入如何一看就懂了。

很多时候:小公司其实是死在老板的眼界上的。

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再回答这个问题:怎么样才能月收入过万?

这个背后的答案就是:这个公司的格局和平台,至少得养得活,月收入过万的员工,才会有这样的工作岗位。

所以我们在看公司注册法规中,有一条非常有意思的条例:想要注册集团公司,至少要注册资金达到3000万以上,那么什么叫作集团公司呢?

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放到10个篮子里面,于是这样的公司至少会有5~10个子部门,至少会有几个城市的分部,每个城市都有好几家分店,那么盘子和格局上来了,公司的收入怎么可能少呢?

这样类似的集团公司,一定会有一个高收入的业务部门用来赚钱,然后有一两个部门是亏钱导流量,导人口的,导客户的,然后通过其他的业务来赚钱。所以盘子做大了,你有的是机会在这样的平台做到月收入过万,试问有多少人是在这样的集团公司工作过的?

如果没有工作过的话,我们经常会用这么一句话:贫穷限制了你的“收入”想象力。

那么至于品牌公司我们就更加不用说了,我记得在2015年的时候有位女老板和我说过她在听了腾讯的内部游学之后说的:腾讯的每一个员工每月能够为企业带来的价值是平均35万/月,所以给一个员工开3万~4万/月收入是随便开的,因此再怎么发福利都不过分,最近2017年年底腾讯股票的市值,快要接近湾湾的GDP数值了,把湾湾们的   评论家给酸的。

我们回过头来问第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月收入过万?

格局感。

你只有在大公司,才能杀出一片蓝天,因为在小公司里,老板的认知就是你的天花板。

你只有在盈利率极高的部门,才有可能拿到月收入过万。

你只有在技术型岗位上,才有可能拿得到月收入过万。

我相信至今还有不少读者,不少读者的父母,意淫着上班的样子:一杯茶,看看报纸,吹吹牛逼,就能拿月收入过万的工作了。也就是传说中的:每天上班喝杯水,月底拿的收入能够买辆车的“杯水车薪”。除非你真的就是资源垄断型行业才有这种可能,如果是在充分自由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估计这样的企业,早就被时代的趋势慢慢所淘汰掉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