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2021-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Annie_李菲儿

要谈起自己上学时对语文学习的印象,很多人都会不可避免地提到背文言文,《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哪怕离开学校的时间已经越来越长,也总还是能背出来几句。

那么,古代人平时就是按照他们写的文章这样说话的吗?

其实不是,这种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在日常交流上面,古人说的也是白话文。

春秋以前,文言文和口语白话文的区别不太大,文言文实际上就是把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变形而成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基本定型,这以后的两千年基本没有变过。

但是口语白话文呢却一直在变,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受到移民的影响,比如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语言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唐朝之后,白话文跟文言文的区别就更明显了,人们平时说话跟写文章,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那你可能就好奇了,既然平时说话也用白话文,为什么写东西就非要用文言文呢?

首先啊和我们今天一样,如果我们把日常说的话一字不漏地转成文字,你就会发现,有许多字是可以删掉的,我们平时读的一些书,你直接念出来也会觉得不够口语。

白话文跟文言文也是一样,白话文用字太多了,在纸张没有发明以前,古代人都在青铜器、竹简这类的上面刻字写字,这些材料非常昂贵,而且写着也很费劲,为了省钱省力,古人写文章的时候必须惜字如金。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读的这本书有十万多字,印刷在纸上不过就是二三百页,但是要是用竹简写,那需要近三十斤竹简。

你再想想四大名著那个长度,要是都用竹简写成,那就没几个人看得起书了,所以古人用文言文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控制成本。

后来造纸术、印刷术普及了,为什么还用文言文呢?

这主要是因为文化传承的惯性,文言文格式稳定,言简意赅,有表达优势,除了这一点以外,还有一些古代的知识分子,觉得用文言文书写能显示自己的格调,证明自己跟普通的吃瓜群众不一样,通过体现文化的高低差异来获得优越感。

读后感:文言文真是贯穿了我们整个学生时代,也是语文考试必考内容。毕业太久,已忘了所有学过的文言文内容,却也很喜欢那样言简意赅的文字。文言文代表着深沉内敛,低调的奢华,话不在多,清楚就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