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不下的有色眼镜 20200820 晨间日记

2020-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吴伯符

佛学里面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我们常识里面常说的一句话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两个具体哪个更加正确呢。对于这个问题,还真有科学家做了实验来证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下水道的水井盖,都知道这个是标准的圆形。不过在远处看过去的时候,看它在地上的样子,呈现在你眼镜里面是一个椭圆形。

真实世界是个三维世界,而我们眼镜里面的图像是一个二维画面,眼镜接收信息,是把三维物体给映射到二维画面上。根据你所在位置的距离和角度,同一个物体在你眼中是不一样的。就像前面提到的水井盖一样,你看到的是表象,而不是直接就是物体本身的形状。

我们虽然看到的是椭圆,但是知道是圆形,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摆脱事物的表象,直接就知道那是一个圆,还是这个圆仅仅是通过看到的椭圆推理出来的圆。

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在于,人能脱离主管视角,去直接感知一个物体的本质吗?还真有一个实验发表在了科学期刊上,实验的方式很简单用一个硬币和一个真实是椭圆的物体,硬币斜着45°放置,看起来也是一个椭圆。如果我们可以透过表象就能判断出这是一个圆形硬币,那么我们比较的时候挑选出来的时间应该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侧身的圆形硬币的判断时间加长了,那么就说明“椭圆表象”干扰了你,这个表象依然存在。

实验的结果,圆形硬币正面面对我们的时候,我们找出来判断的平均时间是494毫秒,圆形硬币侧身的时候,我们需要542毫秒才能找到椭圆硬币。

椭圆的形象,影响了我们的头脑。

这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认知,不能摆脱主观视角的影响。你一定会受到以前视角的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你知道你带着有色的眼镜,但是你永远不能完全摘下它。

【下一步行动】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吕氏春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