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用“逻辑阅读”来做读书笔记
本文提及的《意志力》是一本关于自控、专注和效率的心理学书籍。
一、《意志力》引言摘抄
当人们说说自己最大的优点时,他们往往说自己诚信、善良、幽默、勇敢、富裕创造力,甚至谦虚等,但很少有人说自己的优点时自制力强。研究者在问卷中列出了二十来个‘性格优点’,在世界各地调查了几千人,发现选择‘自制力强’作为资深优点的人最少。不过,当研究者问道‘失败原因’时,回答‘缺乏自制力’的人最多。”
二、为什么这次我不用RIA读书法了?


那天课上导师提到阿德勒心理学已经否定因果论,确定了目的论。那个当下我对这句话印象十分深刻,于是上周二我在日记本里写了这句话:“只有当我以目的和结果为导向去完成某件事情(目标)时,我才能提高过整个过程中的效率,完成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当然,我日记本里那句话并不适用于解释阿德勒心理学,纯粹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些思考。这段时间我很喜欢沉浸学习的自己,但却发现我做的事情有些零散和随意,反观起来并不能聚焦在一个特定且清晰的目的上。一切都源于我不太关注目的。
前几周我加入易仁永澄老师共度《意志力》的活动,期间我很想投稿一篇关于《意志力》的书评。当然,最后我并没有完成那篇书评。一方面,我还是在追求完美的心态下错过了投稿时间。另一方面,我认为完成一篇书评需要先对书本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在框架的基础上才能搭建成有血有肉的书评。
今年6月,我用拆书帮的RIA读书法阅读《刻意练习》,那种先摘抄再结合自身经验、做法的读书笔记方法并不等于书本的大框架,但不可否认RIA阅读法有利于构建书的知识体系。11月,当阅读《正面管教》时,我对书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困惑,于是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内容进行整理,瞬间对知识之间的联系豁然开朗。所以,我现在决定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整合,然后再根据不同章节的思维导图完成一篇《意志力》的书评。
三、关于“思维导图”
为什么当我提到“思维导图”的时候,我要用双引号?因为我并没有系统了解过[思维导图],于是不敢乱用。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看到的思维导更像是左右分布的[知识大纲]。


我记得当时看到安猪的成长地图时,我被“概念地图”中知识之间的联系所吸引。那个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大多数的思维导图只是简单的知识延伸,却缺乏了联系。于是,从那开始我便专门留意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