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有“智” 教学有“趣”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提起识字教学我们语文教师常用的方法就是“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这两种识字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模式,“重复、枯燥、无趣”仿佛也成为识字教学的特点,但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读了《低年级语文这样教》以后,我才知道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教学别有一番风味。
一、 “字理”和“字族”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一课中的新偏旁“王字旁”,我在教学时也就是给学生讲了这个偏旁的名称、书写规则以及和什么有关。而阅读了曹老师的“微课”后,我才发现“王字旁”之所以和珠宝有关就是因为在古代“王”和“玉”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后来为了更好地区分它们,才给“玉”加了点,而“玉”做偏旁时,“点”就藏起来了,“横”也悄悄变成了“提”,因而“王字旁”又叫“斜玉旁”。你瞧,“王字旁”的背后隐藏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如果在课堂上我们也能这样教,学生了解了字理,对这个偏旁就会理解更深刻,记得更劳。同时本课的一个“玩”字再带出“珍”、“珠”、“玲”等字,让学生建立字族概念,这样学生记住的就不是一个字而是一类字。
二、“形旁”和“声旁”
曹老师在教学《咕咚》一课时,她的导入环节可谓别出心裁。1、学一学:根据老师的语言提示(小鸡的叫声、小青蛙的叫声、班主任老师的笑声)生模拟出声音。(叽叽叽、呱呱呱、哈哈哈)。2、猜一猜:这三组声音都可以用汉字表示,老师出示汉字让学生猜对应的声音并说明理由。3、猜课题《咕咚》的读音,结果在意料之中,学生都猜对了。想想看,这样的语文课堂怎能不令人喜欢?一个导入就能一箭双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拴住了学生的心;“形声字”教学如此有趣。比起我们反复强调“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曹老师的这一招会更有效吧。
三、此“熟”和彼“熟”
“熟”字教学还是在《咕咚》一课,教学中我们常常给学生讲“四点底”的字都和“火”有关,那么看到这个“熟”字,学生的反应肯定还是与“火”有关,而曹老师教学时就是故意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木瓜‘熟’了,就是把木瓜放在火上烤,烤到吃的程度,是这个意思吗?”学生凭直觉能说出“不是”,但究其原因学生却说不出来,这时曹老师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理解,老师时适时点拨,学生就知道了文中的“熟”是指“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跟‘生’相对”,而学生对这个“熟”字的理解也为课文主旨的把握奠定了认知基础,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现象却吓的小动物们惊慌逃跑,实在是可叹可笑。
这就是曹老师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学的魅力所在,一个个单调的偏旁、一串串枯燥的汉字,在曹老师的教学中变得灵动起来。这么有趣的识字教学,怎容我们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