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滋味,都是生活
2021-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蓝天下行走

第一次读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是那篇《吃瓜子》,刊登在《读者》(那时还叫《读者文摘》),我一下子就被他轻幽默的文风吸引了。
文章作于1934年,当时东三省已经被日本人占领,在上海还是一片歌舞升平。表面上看吃瓜子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吃瓜子会消磨时间,让人精神懈怠。作者以小见大,表明了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后来,在《读者》杂志上陆续读到了他的另一些文章,看到了他的漫画,也知道了他是李叔同先生的弟子。他的散文平易冲和,娓娓道来,取材都是身边生活中的人、景、事、感。
他的漫画,单线平涂,用笔流畅,线条简练,有很浓厚的民间色彩。特别是他后期的古诗新画,常常取材儿童,勾画人情世态,意境隽永含蓄而耐人寻味,体现了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人格力量。
丰子恺先生的文章中常有金句闪烁,比如,“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心小了,所有小事都大了;心大了,所有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等等,这些充满智慧的语句,经常被现代人用来作个性签名。
最近买了一本先生的散文集,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人生之味,不宠无惊过一生;时间之味,我见青山多妩媚;孤独之味,幸有我来山未孤;艺术之味,此身已近桃花源;生活之味,人间有味是清欢。文中配的插画也相得益彰,让人深深感受到了民国文士之风。
好的作品永远也不会过时,闲来摩挲品读先生的文章,希望能有幸习得一二,让自己的文字也丰润起来,一如先生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