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宁--财务思维课18:资本预算
资本预算:项目之间是如何PK 的?
很多时候企业需要在多个项目或者方案中进行比较和选择,那财务高手会给这样的投资决策提供什么样的视角方案呢?
比如连锁模式的企业,就特别考验企业的项目选择能力。
通常的方案是计算两个项目各自的收益。然后选择收益更高的那个。
但是财务高手还会考虑至少2个维度,溢出效应和长短期项目之间的平衡。
1、溢出效应,指的是一个决策,对项目之外的事物产生的影响,溢出效应有2种,一种是负向的,一种是正向的,也就是项目之间的“协同效应”。
案例1:2011年的大连PX项目,当时企业为了降低项目成本,并没有远离城市100公里左右,而是建在了距离大连市21公里的地方,后来污染特别严重,被政府勒令拆迁,让企业额外支出了一大部分费用。--这就是负向的效应。
案例2:上海世博会,不仅对上海有益,也会带动周边其他城市的经济效益;麦当劳和肯德基开对门,有一种属于竞争对手之间的协同效应;鲜花市场;餐饮一条街等等。
所以我们在做投资决策时,需要计算的不仅是项目未来的绝对收益和成本,还要考虑溢出效应之后增量收益和增量成本。
2、要考虑投资回收期平衡
假使决定在北京开连锁的诊所,那么要投入800万的话,多长时间能把这笔钱收回来?
因为对企业来说,保持资金流动性很重要,另外,项目回收期越长,资金的风险越高。考虑投资回收期其实是一种保本分析,这种决策方法考虑的更多是项目风险和收益的下限。
但是在真实世界中,不能只考虑项目投资回收期,还要基于战略考虑,有些明目,明知道回收期长,还是要投,否则就是把未来拱手让人,比如说2009年到2015年之间,丰田在2个自动驾驶上的投资高达38亿美元,
它的一种解决方法是用短期项目的收益来补贴长期项目的投入,也就是说财务高手会通盘考虑不同项目周期之间的平衡,也就是说项目组合管理问题,比如说万达有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2种项目。
3、项目PK的非财务因素
财务思维的基础是会计和量化,但是上层是战略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