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父如子》:如果孩子不是亲生的
是枝裕和似乎总是能从简单的情节里讲述出动人的故事和内心深处的情感。
情节几乎可以算是老套,就是两家人的孩子在出生时被人恶意交换,六年后得知真相,面对亲情和血缘,两家人的态度,处理方式,各种思绪和纠结以及最终的选择。
不同于我们通常在国内影视剧里看到的类似情节时撕心裂肺和痛哭流涕,《如父如子》只是缓慢的描述了两家人交往的场景,每家人在自己家的生活,大家的言语等等生活的样子,慢慢的就让每个人物性格跃然纸上,同时也看到了改变,看到了最终良多与自己父亲和继母的和解,看到了良多最终成为一个饱满的父亲的形象。
良多因为父亲对家庭的不负责任心中对父亲充满埋怨,把父亲带回家的继母也当做女佣人一样。成年后的良多是社会精英,与父亲和继母几乎不联系。良多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有个聪明乖巧的儿子庆多。良多觉得好的物质条件和严厉的管教才是对庆多更好的,所以自己一直忙于工作,对于家庭也是疏于照顾。
虽然庆多对于父爱有诸多期待,也为了让父亲更爱自己而隐忍和努力,不过这样的日子还是被庆多出生医院的一个电话打破了。
因为一个护士嫉妒良多幸福的家庭故意调换了婴儿,所以抚养了六年的庆多并非亲生,而成长在另一个良多不太看得起的家庭里的琉晴才是真正有血缘关系的骨肉。
试图通过金钱得到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失败之后,良多换回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琉晴,可是一切似乎回不到以前了。良多被降职发配到冷门部门,因为对庆多的放弃和妻子绿有了矛盾,绿因为思念庆多而对琉晴有着纠结的心理,良多想对琉晴进行精英式教育发现行不通,开始回忆自己与庆多的点点滴滴......
一切都不再正常了,烦恼的良多找上了调换婴儿的护士家,护士的非亲生儿子勇敢的出来护着自己的母亲,“因为是妈妈啊”,孩子的话震到了良多,开始回想自己与父亲和继母的相处......
而最终让良多反省自己父亲角色的是琉晴离家出走回到了原来的那个在良多看来没有教养又闹腾的家。良多最终决定还是把孩子交换回去,继续抚养庆多。也最终打了电话回去给继母道歉,与心里一直对父亲不满的自己也和解了。
父母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也许是孩子教会我们的。孩子需要陪伴,需要认可,需要爱,但不是父母自以为是的爱。庆多对自己近乎讨好,良多看不见,也不曾看见父亲和继母对自己的爱。
孩子不仅教会了良多如何更好的做父亲,也教会了自己如何会体会父母的爱。
血缘很重要,是心里化不开的结。但是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更是割不舍的爱。
我自己设想了一下这个问题,只觉得心口略疼,似乎无法抉择。不过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了,因为像良多一样成长之后,这不再是个选择,而是多了一份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