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注(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至大无边,无所不包,天地间没有什么可以控制它,万物依仗“道”而存在,但“道”却不因些把万物据为己有,任意宰割,“道”养育万物并让它们各遂其性,却从不认为自己有功,从不把自己当成是万物的主人,它对待万物无欲无求,因而它显得很小,又因为万物必在在“道”支持下才能获得了生命和秩序,所以万物最重必须归附于“道”,因而它又显得很大。由于它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最终成就它的大。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既可使万物获得各自的形态和性情,又能让万物各遂其生,又能决定万物生化轮回,因而天地万物是不能控制它的。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从“道”中获得了生命和形态,但不向万物邀功,它养育了万物,却从不认为它是万物的主宰,它就象一个使女一样对待万物,所以显得很卑微,故称之为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物的的生老病死,四季的轮回,太阳的升落无不表现为“道”之“德”,而“德”是“道”是具体体现,“道”才是“德”的根本,因而万物都必须归附于“道”,而它又不去做万物的主宰,所以它的地位又显得很尊崇,故而称它为大。
“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始终不把自己当万物的主宰,这就是“道”之小,万物必须从“道”中获得生命,继而依附于它,最终成终了“道”之大。
本章是老子用“道”之“德”给统治者们上的一堂课。他希望那些君王们能够从“道”之“德”中体悟到君之“德”,“道”无所不包,也无所偏爱,所以万物都能获得各自的生命,君之“道”也应该无敌无友,无偏无爱,让所有百姓都能获得生存的机会。“道”之“德”是万物获得生命后而不裁制,君之“德”就是不要将百姓分为三六九等,不要人为地划分敌友,不要割裂社会,这样百姓之间就没有了纷争,自然可安享太平。
“道”之“德”是成长万物而不向万物邀功,不做万物的主宰,君之“德”就应该是任百姓自由成长,而不以救世主自居,不强迫百姓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这样百姓与君王之间就没有了纷争,双方都可平安无事。
“道”之“德”是成长万物却没有私欲,君之“德”就应该是大公无私的,地位卑微到象个佣人一样去侍奉百姓。“道”之“德”表现为万物倍受“道”的恩泽都依附于“道”,君之“德”就会表现为百姓都能感受到来自君王的庇护,故而依附于君,所以道大,王亦大。
“道”之“德”不伤万物,不争功,“道”甘居“德”之下,万物竞相归附于“道”,最终成就了“道”之大,君之“德”不伤百姓,不以救世主自居,甘居百姓之下,最终成就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