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迈开“知行合一”关键的第一步
有一句话,“知道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师用一个比喻把这个话题讲透了。
他讲到,“知道”的“知”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看到了记住了理解了信息吗?不是。
你看,“知”这个字的左边是“矢”,就是箭,右边那个“口”是啥?就是箭靶啊。知的意思就是射箭达到了目标啊。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知道,不是外界的信息进入我的脑子吗?怎么会是我射箭达到外面的目标啊。对,这就是对“知”这个词最大的误解。
在中国文化中,知和行是合一的。比如,“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个知,当然不是用温度计测量了一下,知道水温上升了,而是鸭子泡在水里真切地了解和感知了水温的上升。再比如说,“知己”,这个知当然不是知道你这个人,就像微信好友一样,而是深切的了解你的人才叫知己嘛。再比如,“知县”、“知府”,这是古代的官职,那当然也不是了解这个地方,而是掌控管理这个地方。
你看,知是我们对外界的像射箭那样的达成目标的过程,而不是获得了一点信息那么简单。所以吴伯凡老师一句话就把这个道理说明白了,如果你指望知道一些信息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像是给你看一张王羲之的字,然后让你一模一样地写一张。对啊,信息已经全部给你看到了啊,每一个细节你都知道了啊,你怎么还是写不出来呢?
你看从知道信息,到改变自我,这是一个要跨越天堑的过程啊。
那怎么样跨越这道天堑,怎么一步步地从“知道一个道理”,到“改变自我”呢?其实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舒适区一次在学习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这门课,搞清楚了一个概念——“舒适区”。
这个概念你也应该听说过,人改变自己就应该摆脱舒适区。过去我以为,摆脱舒适区的方法不是明摆着的吗?就是不犯懒,不贪图快乐,到自己不舒服的地方去,吃苦耐劳、不畏艰险。这就能改变自己。靠的是啥?是意志力啊。
听完课我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舒适区,是指你习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跟这个方法舒适不舒适没关系。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呢?就是那些让你很焦虑的问题,比如怕被人看不起,怕没有成就,怕失去感情等等。如果你习惯用抱怨他人、可怜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即使你非常不喜欢这些手法,这也是你的舒适区。
电影《肖申克救赎》里面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个老犯人在监狱里被关押了50年,当他知道要刑满释放的时候,差点精神崩溃,最后自杀。你看,谁都知道监狱里不舒服,他在监狱里也肯定向往过外面的世界,但是这里有他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法,他受不了改变。
你别误解哈,这不是说,熟悉的环境就是舒适区。有的人隔三差五换工作,这也是他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法,换工作就是他的舒适区。
所以,胆小不敢表现自己、太爱表现自己;怕和别人产生冲突、太爱和别人产生冲突;喝酒、抽烟、打游戏、拖延症、订计划完不成、想学习又犯懒,所有这些我们看不上自己的那些毛病,本质都是我们习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们都是我们的舒适区。虽然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心理感受一点也不舒服。
问题来了,为什么很难走出舒适区?因为跟这些毛病死磕没用啊。只要它背后的那个要解决的问题还在,你就难免滑到老路上去。就像那些流氓软件,不管你把它删的多干净,要不了多久,它又自动装回来了。
比如说,暴饮暴食是为了应对焦虑,你逼自己不吃,在饥饿状态下你其实变得更焦虑了,就更想吃,这就像是你拉一根橡皮筋,越使劲,回弹的力量就越大。最后意志力轰然倒塌,回到原状,加倍地报复性地暴饮暴食。我们胖子都知道这个循环有多绝望。
舒适区有多强大?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它强大到超过生存的欲望。有一项医学调查显示,假如心脏科医生告诉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如果他们不改变个人生活习惯,比如不健康的饮食、不运动、抽烟等,他们将必死无疑。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七分之一的人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可以肯定,其余七分之六的人,也想活下来,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但就是没法改变,没办法走出舒适区。
你看,这就麻烦了。我们看到的那些要改变的东西,根本不是问题的根源,改变自己的难处就在这里。这就好比你开车,油门踩到了底,但是根本就没有挂上档,整个车子轰隆隆得原地踏步,压根就在空转。
我在之前拆书帮·梦想赋能班的课堂私董会上,就是一帮人帮助其中一个人解决他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那个场合,大家都是比较坦诚的。
我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其中一个同学说想找一个“心仪、满意”的工作的问题。周围的人就不断就这个问题追问他,问来问去,问到最后,他自己吃惊地发现,原来我要解决的,不是咱们找工作这个表面的问题,而是后面的那些深层原因。你猜,他的原因是啥?
是他一直认为电视剧中“高富帅、白富美”们那种“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剧情是现实的,只是自己没遇到,工作一段时间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就辞职走人,8年间换了20多家公司,以致于自己30多岁了没有完成任何行业的工作经验积累,他也知道频繁跳槽是不对的,在后来应聘面试的时候简历造假,很多工作即使入职了,做起来也特别费劲,做上几天就又想辞职。
这位同学他要解决的是怎样完成一些工作经验方面的积累,能够沉下心来学一门傍身的手艺,而不是换工作。如果只是又换工作,就像陈海贤老师说的那样,油门踩到底也是空转。
其实仅仅认识到这一点,就已经迈开了让自己改变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