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书笔记|中国绅士

2017-07-22  本文已影响357人  毛毛锦

一.本书作者想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短概括。

初读书名,会以为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绅士的生活模式或崛起过程的情况简介和叙述,实则不然。费老的文章总是从点到面,思绪引申极为深远。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两个大问题:一是传统中国社会当中学者和绅士所起的作用和功能,二是由此扩展的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在知识分子和官员组成的阶级与农民和老百姓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依附又互为不屑的关系和态度,这种延续千年的生存模式使得中国在面对西方近代化的改变时做出其独有的反应,也是整个中国社会城市与乡村之间行政、经济与文化等种种方面发展不均衡的历史根源。

二.为了表达上述内容,作者是怎么安排结构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除却序言,全书共有七章和一个附录。本书实际上是费孝通先生的论文集合,从学者是如何走上行政道路,为国家权力和统治者服务谈起,到中国的行政制度对中国的技术发展历史的影响,再到乡村和城市的经济关系以及城乡交换不平等的倾斜和恶化。学者/绅士与农民的关系,正类似于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关系。出身农村的学者回不去没有存在感的乡村,日益与城市生活方式脱轨的乡村亦供养不起学者的无所事事和资源掠夺,这逼迫了一些先导者不得不起身革命。学者与农民,城市与乡村的裂痕在不断发展中被嵌入西方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的洗礼,使得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一代中国绅士开始思索这个大国该向何处去的命运。

三.在表达主旨的过程中,各个章节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们跟作者要表达的那个主旨是什么关系)?

第一章:绅士和皇权

费孝通认为,古代中国社会中的“绅士”代表一个具有一定地位和作用的阶级,有时亦称士大夫。可能是退休官员或官员的亲属,或者是受过简单教育的地主。他们并没有影响决策的真正的政治权力,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升入皇帝身边的辅佐职位,成为一个游离在法律之外的特殊阶级。在正常年代,做官并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但一位官员可以成为一群人的保护伞,帮扶整个家族。

第二章:学者当官

当封建制度崩溃,君主权利崛起的过渡时期,百舸争流的思想开始崛起。孔子学派在帝国权力稳定后因其适应中国帝王的需要,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政治权力和伦理权力的分离是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并且也是中国权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的道统不是行动,而是一套标准行为规范,至于执行与否则另当别论。因此中国模式当中,政治路线是积极的,伦理路线是消极的。孔子容忍且并不希望既定的政治体制发生变化。但是,共生在同一个世界上的伦理和政治的两条路线是不可能各行其是的。实际上,一个人除非完全从世上退隐,否则就只有两种选择:不是使伦理路线服从于政治权力,就是变成不受欢迎的人。因此,孔子学说发展至唐朝,从韩愈开始,学者的作用就成了维护皇帝,他们本身不企图夺取政权,臣服于皇帝而做官,成为传统中国权力结构中的一个非斗争因素。

第三章:绅士和技术知识

知识可分为两种范畴:理解物质世界的性质;理解什么构成了正确的行为。知识分子的知识,不过知人知事,即后者。孔子甚至认为了解道德准则的人没必要去了解自然万物。知识分子承认明确的劳动分工,支持阶级差别,并为统治阶级的特权辩护。他们认为,自然知识属于生产知识,是“下层人”该了解的范畴。而知识分子的威信来自于他们所拥有的被社会承认的有价值的知识。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技术不过是一种吃饭穿衣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不需要多余的权威去增加自然世界的知识,却需要社会权威去制定行为准则来让人们服从。尽管社会权威不等同于政治权力,孔子被封为“素王”,一个具有社会权威而没有政治权力的人。因此掌握技术的人没有资格提供改进技术的良方,决定技术进步的权力与实际生产者分离,技术改进将会停止。且统治者并不希望技术得到改善。

第四章:乡村中国的基本权力结构

中国传统政治体系中,有两条防线阻止专制君主成为暴君:一是无为理论,在意识形态上限制政治权力,尽管在现代生活中已无效率。二是限制行政体系的范围。由上而下的政治轨道中,皇帝的命令停留在县级,在衙门和百姓之间还隔着层层周旋之人,地方官在“无为”的指导下实无事可做。县级命令送达地方自治单位,地方自治单位根据本地区情况下达具体命令。同样,亦有专人负责将政府的命令交与地方自治单位,赞同则万事大吉,反对则是此人办事不力的表征,他将受到责罚。这样间接的拒绝保全了皇帝的面子,而可怜的负责人背了黑锅。地方绅士在中央对下的交往中扮演具有战略性和主导的地位。自上而下的保甲制度被引入,与自然的地方组织发生了冲突。保甲摧毁了传统政治体系的安全阀,但同时实现了一个权力更加集中的行政当局。

第五章:乡村、集镇和城市

中国有五种人口集中的社区类型:村庄、有城墙的或驻军的镇、暂时的市场、市镇和通商口岸。作为一个自足单位的集合而没有功能差别或者成员间的劳动的分工,即为一个村庄或农业社区。圈墙式的镇中,城墙的存在是为了保护衙门,中国君主的权力总是需要保持警惕和自我保护的。镇上的居民发展了手工业,各地手工制品的经济贸易建立在消费者的购买力之上,消费者的财富主要来自于对农村的剥削和当铺、高利贷和米店的投资。市场镇和驻军镇有所不同:驻军镇代表着政治中心,关注的是安全;市场镇通过贸易发展起来,多形成于交通便利的节点,人口流动频繁且繁华。通商口岸是中国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尽管被西方打开,成为面向经济不发达大陆的通道,但与西方的都市之间还有着本质区别。如上海,它的繁荣并无法带动内地的繁荣。它一方面作为外国商品进入的门户;另一方面又像无底洞般流出中国的财富。这产生了有钱有影响的新阶级——买办。上海工业不发达,无法自给自足,只能依赖农村。因此,它没有根。它只是一个驻军的城镇,一个依赖消费者和寄生虫的社区,而不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类型的城市。

第六章:农村生计:农业和手工业

理论上说,城乡之间应该是互补的。但根据近代中国历史,中国城市的发展是和农村经济的衰弱并行的。土地有限,人口对农业资源有巨大压力。而农业季节性的失业使得佃农将手工业作为农业收入的补充。国门打开,西方物美价廉的手工业制品流入国内,本可以供农民们自给自足的手工业市场被外国产品夺走。但具有购买外国货能力的人通常属于地主阶层,他们不需要进行农业或手工业的劳作,相反,需要从农村征收更多的税务来满足膨胀的需求。农民在破产,他们无力交税,又无法售卖自己的物品。农民把地主视为将自己逼上绝路的恶鬼,但地主不会明白,他们一直是享有特权的人。但地主不会种地,在这场斗争中,地主可能成为失败者。地主必须调整他们本身和变化了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找到除收取租息之外的其他谋生手段。同时,为了振兴民族工业,必须重建乡村工业。城乡问题的重点不在农村而在城市。即为了乡村的发展,必须进行土地改革。

第七章:农村社区的社会腐蚀

乡土社会中,人与土地有密切的联系。作者认为农民关于人和土地关系眷恋的循环力量,年复一年的保存了中国文化。曾经,在通过科举考试或是其他途径走出农村的孩子总会遵循“叶落归根”的古训,利用在外面得到的特权和好处为家乡谋利。而现在情况完全变了:现在的大学生在乡下会感到格格不入,无人理解,甚至连家人也疏远了。在农村他并没有适合的工作去安放在学院学习到的知识。因此农村受教育的人与农民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这是教育体系的功能缺失,亦是对农村社会的腐蚀。成书时,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状态下,西方工业主义未真正引入,追求西方文化的学子成了中国悲剧的受害者和引导者。社会变革的洪流冲走了富裕的地主和最贫困的农民,留下了农民中层苟延残喘,脱离生产劳动的人成为新的寄生阶级。中国面临着生活、经济、政治和道德的瓦解,亟需新的领导和改革。

四.这本书有哪些地方你不同意?或有疑问(觉得没说清楚)?

前几章中,我读到了一个与传统认知不相同的孔子形象。虽然早知他不善稼穑,但不曾想到他对从事农业生产之人的鄙夷与对阶级划分如此推崇。孟子更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更是一棍子将劳力者按在甘愿听从治理的服从者地位。所谓人无完人,大抵如此。万世师表却对劳动人民一脸不屑,认为社会分工即是如此。恕我直言,这与街上指着环卫工人教训儿女“不好好学习长大就会捡垃圾”的父母有何分别?我没有完整地拜读过《论语》,但我以为,就费孝通先生描述的孔子思想而言,“有教无类”不过是一句口号。

五.这本书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近似于你所处的现实?

最后一章中,提到了在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传入中国之后,寒门子弟一旦接受过城市化的教育,便无法再回到乡村,与整个乡村的气质会格格不入。这与今日之情形何其相似。高考成绩公布后,一干评论又在老生常谈阶级固化的命题。数据亦显示,来自农村的孩子进入优秀高校的比率逐年降低。且当接受了大学教育之后,回到家乡成为他们最后的选择。每年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涌入北上广,只求能够在阶级固化的天花板上凿穿一洞满足自己接机的上升。然而种种事实又悲哀的表示,似乎除了婚姻之外,其他实现阶级流动的途径都岌岌可危。谁去拯救农村?一个个空荡荡的村庄和留守其中的老幼妇孺,再没有丰收时的人声鼎沸,再没有春耕时的生气勃勃。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所有的村庄都像睡着了一样。他们的孩子,正游荡在各个城市的地铁公交上,为了争取在寸土寸金的地盘上,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蜗居而奋斗。

乡村是回不去的。乡村是来自乡村的游子心头的隐痛,和不可言说的伤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