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岁月~083
周五就出来参加心理健康的B证培训,虽说有些不太放心学生,可教师的自我成长也是必须的。学生也不能时刻靠管着,主要还得是自我成长。
B证的考试不同于C证,现在我先将考试的形式和大致的步骤整理一下:笔试和面试。面试环节非常重要,我也梳理出来要点仅供参考:
第一步,观看录像。记录教学录像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效果,辅助技术的用等方向。
第二步,针对录像中的教学环节或者是设计进行整理,大约30分钟,独立思考完成!
第三步,点评和修改设计。
点评也非常有讲究的,先讲这节课的亮点(教学设计、理念、环节、活动氛围和效果、辅助技术的使用等角度),说1~3点即可。
再说不足,角度同上,针对不足,你如何进行修改,并阐明理由。存在即是合理。
语言要求:第一,叙述时,逻辑性要强,层次要清晰,解决方案要到位。
表述方式可以是先亮点,再一一不足,一一修改意见!也可以是提出不足,后面直接提出修改意见,直接跟在不足的后面。
其实总体的原则就是:能说清楚这节课好的点和不足在哪里,语言要表达清楚。
听着课好像都懂了,真的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有些难,现在将实操中的注意点也整理出来:
第一,看录像的关键是记录。先记环节。
第二,针对每个环节看看是可以把他们划分到那个那个阶段中去。(完整的设计环节包括四个方面:暖身活动~5分钟、转化~10分钟、工作~20分钟、结束~5分钟)
再看每个对应环节的时间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理念是否合理,结构是否安排的妥当,设计是否具有层次感,目标是否集中、明确、操作性强,准备是否充分,指导性是否过强,活动氛围是否轻松,愉快,辅助技术是否用上等等。
针对不足,需要提出相信的修改意见,改成什么样的活动,理由怎么说。最终的目标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心理活动课程来实现自我成长。
笔记,思维的结晶,字丑不怪喜欢这位施老师的上课风格:循循善诱,需要朴实柔和,给人的感觉平易近人。
总结几个亮点:
1.金句多,都是简单朴实的句子。例如:助人自助!关键是附上例子来解释清楚。
2.互动性强。不会向其他的上课那般古板,呆滞。能走进学员中间来互动,团体辅导不仅仅是给了定义,而是运用心理学的技术化有形的技术为无形的行为,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走进了我们的中间。
3.手上资源多,几乎所有案例都是从她自己身边信手拈来的。所以,你的世界就是你注意到的世界,读来非常有深意。
第四,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助人自助。知识是为解决自己的问题服务,更是为帮助他人成长提供指导,辅助的作用。只有是学习者自己经历的才是有用的。
过了一遍思路之后,感觉轻松多了,脑子也需要适当减压,关键是自己的记忆再现,效果不言而喻。不行,你也可以试试!
光线的暗也挡不住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