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第一部分)

2021-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生命智慧金丽
遇见未知的自己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01.一场奇怪的对话

我是谁?

谦卑和感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灵丹。

当你接受小我受打击、不去壮大它,允许它被缩减的时候,你的整体生命的质量都会提高,困难也容易解决。

为什么?因为所有生命的困境,几乎都和小我求生存、要面子、求存在感有关。如果在一件事情或是一个层面上,你允许小我被打击、缩减,那么其他层面的问题你不需要去做什么,就会出现改变。

而《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自己、看清小我,进而在生活中操练,让自己更加自在、解脱、快乐。而感恩,正是你用谦卑的心去体会一切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感恩会带来更多的谦卑、更多的福分、更多的快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我是谁

02.老人的读心术

我不是谁?

我们人类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如果月亮代表我们真正的自己,而且它是无法用言语具体描述清楚的东西,那么我们所有用语言去描述它的尝试,就是这根指向月亮的手指,而不是真正的月亮。”

“我告诉你这些是要帮助你认清楚一些事实,因为我们人类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03.做爱像去迪士尼乐园?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

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

无论如何,追根究底之下,快乐是大家都在追求的,但是,为什么真正快乐的人那么少呢?若菱百思不得其解,下次一定要好好问问老人!

04.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我们人类所要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以表达出来!——爱、喜悦、和平。

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就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你一旦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爱,也不是你们一般的男欢女爱,而是真正的爱,是无条件、不求回报的……

“你要问我如何才能得到爱、喜悦与和平,是吗?”是的,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为什么几乎是人人落空?每个强颜欢笑的后面,隐藏了多少辛酸?为什么会这样?若菱愈讲愈激动,似乎代表天下人在发出不平之鸣。

“因为,”老人等她说完,简单而平静地回答,“你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就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

05.人生就像一场戏

角色面具

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老人最后是给了一些提示的:

我们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意识,那个意识在你小时候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存在,陪着你上学、读书、结婚、工作。所以,有一个东西,在我们里面是一直没有变的,尽管我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一直都在改变,但是我们仍然保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作为目睹一切的观察者。这个内在真我不会随你的身体而生,也不随着死亡而消失,它可以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出月落、云起云灭,而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都不会改变它。

若菱内在有些东西和老人的话起了共鸣。的确,那个基本的有一个“我”的感觉一直存在,不曾改变。那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真我的爱、喜悦以及和平呢?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06.层层包裹的同心圆

未知的自己

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会远离真我呢?光是角色扮演就能遮挡我们原来的面目吗?”若菱像连珠炮似的提问。

老人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很欣慰若菱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把几个重点抓得这么清楚。

他拿起粉笔,在石灰地上画了一个圆。这表示完美的人生,对吧?若菱寻思。或者,这是一个套子,而我们是装在套子里的人?思忖间,老人的手并不停住,在圆外又画了一个大一点儿的圆。

然后又一个,又一个,最后成了一组同心圆,若菱迷糊了。只见老人提笔在最中间的那个圆圈里面写上:真我/爱、喜悦、和平。

真我  爱、喜悦、和平

然后他解释道:“如果这个图可以代表我们人的心理机制的话,真我是被团团包围起来的,很难碰触得到!”说着,老人指着周围其他的大圈圈,“猜猜它们是什么?”

“最外面这个一定是角色扮演,是我们要戴的面具啰!”若菱还是不忘自己伟大的新发现。

“没错,就是它!”老人同意,并在外圈写上:角色扮演、身份认同。

“嗯,”老人思忖着若菱的话,半晌,说道,“我们这样说比较具体吧。”

老人继续写上——思想/情绪/身体。

“我们失去了与真我的联结,但人类还是得要有‘自我感’,于是我们向外发展,认同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身份等,而一般人所谓的‘小我’‘自我’(ego)于焉产生,汲汲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

她决定不畏艰难地,先从最核心开始发问—— “为什么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

“为什么瓜熟了就会蒂落?”老人反问。他接着说:“因为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你去翻翻古老的智慧经典,看看古来智者的言语,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我们的本质就是爱、喜悦、和平。”

“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阻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

老人继续说教,可是若菱想不起来生活中有哪一个人看起来能够真正地活出爱、喜悦、和平。好像只有特蕾莎修女啦、甘地啦,这些伟人才有资格,可是他们离我们现代人是那么遥远……那种境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老人看着满脸疑惑的若菱,遗憾地摇着头说:“好啦,我会开一些书单给你,同时,我会介绍几个能够活出一些真我特质的人,让你去拜访他们,眼见为实。”若菱笑逐颜开,觉得这个经历越来越好玩儿。

看着和蔼慈祥的老人,若菱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人不就是个充满爱、喜悦、和平的化身吗?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爱、喜悦、和平,对吗?”老人再度发问。若菱点点头。

“那我问你,如果你从来没吃过冰激凌,你会对冰激凌有渴望吗?你会想着冰激凌而流口水吗?”

若菱不知道为什么老人那么喜欢冰激凌,不过老人说得对,没吃过冰激凌的人,不了解冰激凌的滋味,怎么可能会有想吃冰激凌的欲望呢?

“所以,爱、喜悦、和平是我们曾经拥有的,甚至是我们的本质,所以我们才如此热切地追寻它们。”老人继续举证,“还有个简单的例子,你看看所有的小baby就知道了。”

“孩子的哭闹是属于生命能量的一种自然流动,完全无损他们的本质。哭完、闹完,他们可以一下子又回到内在和平的喜悦境界。是大人自己没有办法承受,反而去打压他们,才造成问题的呀!”看着若菱不理解的神情,老人又补充道,“孩子的负面情绪会勾起父母自己内在压抑隐藏了多年的痛,所以会不顾一切地用劝慰、转移甚至恐吓的方式,让孩子停止表达负面情绪,但是,这样一来,父母等于在重蹈覆辙——让孩子也和他们童年时一样,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情绪,因而造成创伤。”

07.这个世界是什么组成的

能量争夺战

不仅是所有眼见的物质,连看不到的声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某种有特定振动频率的能量啊!

每次若菱离开的时候,都是带着功课走的,这次也不例外。

老人要她先去体察一下,这个世界的实相究竟是什么。不过,若菱完全不懂“实相”的意思。

老人问她:“你知道物质组成的最小分子是什么吗?”若菱语塞,出校门太久了,平时从来也不看什么科学类的报纸、杂志,这是什么意思呀?“物质……嗯,科学家找出了原子、中子、质子……最后好像又说什么粒子……”她硬着头皮含糊地回答。

老人莞尔一笑,敲敲前面的桌子,然后送给若菱一头雾水的话:

“我们通常认为,空间是空的,而物质是实在的。可是事实上,任何物质本质上都是空的。很多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即使看起来像固态的物质,包括你的身体在内,它们的内部几乎是百分之百的空间——原子和原子之间的距离,远超过它自身的大小尺寸。在所有的原子和分子的内部空间里,粒子其实占据了很小的空间,其余全是真空。而且事实上,这些粒子是不停地消失和出现的,像音符的波动一样,是振动的频率,也就是能量,不是一成不变的。”

除了这席话,老人还推荐一本书让若菱参考,叫作《水知道答案》[插图]。

日本一位名叫江本胜的博士,让水分别听音乐、读文字、接收电磁波、看图片,给它不同的意念,然后将水冷冻两小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它的结晶。结果竟然发现,水的结晶会因为听到、看到、收到的信息和意念是好还是坏而发生莫大的变化。

不仅是所有眼见的物质,连看不到的声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某种有特定振动频率的能量啊!这真的是很好玩儿的一个观念!

不仅是所有眼见的物质,连看不到的声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某种有特定振动频率的能量啊!

08.你所招引的人、事、物

吸引力法则

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就难怪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

为了多了解一些能量的作用,若菱踏进了从大学毕业以后从未涉足过的图书馆。她拿出大学时候的研究精神,仔仔细细地收集资料,把最有用、最有意思的资料整理出来。

有一篇报道是说一个日本小学生做的米饭实验。在教室中放三碗米饭,每天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对第一碗米饭说:“我爱你,你好好吃哦!”第二碗米饭完全没有得到任何关注。第三碗米饭得到的话语是:“你丑死了,没人要理你!”

一个月后,第一碗米饭变成黄色,发出酒香味儿;第二碗米饭变黑发臭,还长出霉菌,见证了无人理睬的悲哀;第三碗米饭稍好一点儿,变黑发臭,但是因为至少还有人理睬,所以情况不如第二碗那么糟。

“我们的话语和意念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所以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引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就难怪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

“怎么样?能量世界的探索如何?”老人往摇椅上一躺,优哉游哉地问。“真好玩儿!”若菱像个发现新大陆的孩子,“我们的每一个思想都带有一定的能量,偏偏我们的习惯就是胡思乱想!”“是啊!”老人同意,偏过头去斜睨着地板,上周他在地上画的那些圆还在。若菱看着圆圈,虽然不再那么晕头转向,但还是不知道能量的研究和这些圆圈有什么关系。

“你看!”老人指着圆圈最中心,“这里就是我们生命能量的来源!”若菱低头看着圆圈,被这个陀螺深深吸引,在壁炉柴火的跳动光影中,突然有了些触动和感悟:“哦!所以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扮演、身份认同这些能量,把我们生命能量的源头团团围住,也隔绝了爱、喜悦与和平!”

“我们因为与自己生命的源头没有联结,失去了能量的来源,所以不停地向外求取,以获得能量。更糟糕的是,和我们的同胞——其他的人,争夺能量。”

“现代社会像个杀戮战场,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去夺取别人的能量,像控制他人、用权力驾凌于他人之上,获得别人的关注、认可、喜爱,或是证明自己是对的、好的、高人一等的,不一而足。”

“所以,如果人类能够掌握重新联结自己生命能量源头的秘密,就不需要再用这种手段去争夺能量了?”若菱充满希望地问道。

“是啊,我们现在就像一群穴居人,在洞穴之中,为了抢夺火把而拼得你死我活,却不知道,只要走出洞外,我们就有取之不尽的太阳能!”老人感慨地说。

“那你赶快说说,怎样才可以突破重重的障碍,而让我们接触到自己生命能量的源头呢?”

急性子的若菱再也按捺不住了,她拿起粉笔,在圆圈圈上画了一些破折线。

老人笑吟吟地看着迫不及待的若菱:“不急、不急,慢慢来。我一定会为你揭晓这个谜底的,但是关于能量,还有些事要告诉你呢!”老人停下来喝口茶,慢条斯理的模样,让性急的若菱有点儿按捺不住了。“平常你看到一些人,是不是会感到亲切、舒服,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为什么对这些人会特别有好感?”老人没头没脑、突如其来地一问。

“是呀,”若菱老实地回答,“但是……”她欲言又止。“是不是有些人又让你特别讨厌呢?完全没有理由的。”老人仔细端详着若菱的反应。“是的,讨厌还算客气呢,”若菱说,心想老人果然懂得她的心思,“有的人看了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这也是能量的作用。”老人意有所指地说,“因为每个人的能量振动频率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和你振动频率相近的人,就是你看得比较顺眼的人啦!”

“等一下,”若菱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我怎么知道自己能量的振动频率是什么样子的呢?”

“看你周围吸引来的人、事、物就知道啦!”老人莞尔一笑,“因为你的思想、情感都带着一定的能量振动,所以会吸引和它们振动频率相近的人、事、物呀!这一点,以后我们在讨论到‘心想事成的秘密’的时候,我还会再说。”


09.巧遇旧识

潜意识初探

这次的功课是这样的——首先,要找一些关于意识和潜意识的资料,说明两者的区别和作用;再者,就是要找本书,把书上说的一些话抄下来;最后,老人给了若菱一份宣传单,是一个电影欣赏导读会的通知,让若菱去看一场电影。

大约一百年前,我们伟大的心理学家发现了人类的潜意识。它控制了我们的思想、感觉、行为,以及对人、事、物的反应,还有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做决定的过程。

它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但是主宰着我们外在的世界。我们的意识、自我的了解、思考、理性、判断、感情都是从潜意识来的。我们在意识层面对自己一切的认知、喜好,只是占了我们自己全貌的1%而已。潜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对我们的自我有完全的影响,而它的99%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若菱知道这是所谓的冰山理论:我们的整个意识像座冰山,在水面上的表意识,只占了1%。有些理论说是5%或10%,不论如何,我们可以感知和控制的部分是惊人地少!

电影的名字很奇怪,叫作《我们到底知道多少?》[插图],说是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探讨世界的种种现象,若菱很怕自己到时候会睡着。

10.当灵性与科学相遇

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动,而观察者又会影响被观察者,所以我们创造了我们自己的世界。

这部电影大体上就是说:我们的大脑每秒要处理四千亿位元(位元,bit,二进制数字,每个0或1就是一个位元)的信息,但是我们只能意识到其中两千位元的信息。

所以,我们会选择性地去看东西,并且以此来体验这个世界的人、事、物。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动,而观察者又会影响被观察者,所以我们创造了我们自己的世界。”

“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联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

“当我们在身体层面或是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生成一种化学物质,叫作“胜肽”[插图],随着血液跑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被细胞周边的上千个感应器所接收。久而久之,感应器对某种胜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会产生饥饿感。所以如果你很久不生气的话,你的细胞会让你有生理的需求想要去发脾气……”


11.命好不怕运来磨

潜意识中的人生模式

性格倾向×外在环境×各种教育×生活事件×前世业力(如果你信的话)=人生模式

她开门见山地问:“潜意识真有那么大的能耐吗?”她言简意赅,老人也知道她问话的意思。

拿起粉笔,老人这次是在墙上画画儿。首先画了一匹马,然后是一辆马车,加上马车夫,后面还有位乘客。

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是一部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这幅图就代表着我们的人生。”老人开始上课了。“马车的构造和质量,代表我们的命,有些人命好,含着金汤匙出生,驾着六轮大车,或是聪明能干,或是美貌迷人。有些人命不佳,驾着两个轮子的小车要混一生,出生穷困,生不逢时,才智平庸,其貌不扬。而这路程,就是我们的运,有时康庄大道,有时羊肠小径,而所谓命好不怕运来磨,马车大的时候,走险坡也不觉得摇晃。”

“这部马车的前进是要靠这匹马,”老人继续说故事,“而且你问这匹马:‘你有没有权利决定怎么行进呢?’马儿会说:‘有啊有啊!我这不就是努力地在前进吗?没有我,这车是走不动的呀!’但是你要问它:‘那你刚才为什么左转呢?’它会说:‘我觉得左边的脸紧紧的,我就转向了呀!’”老人说到这里,停下来看着若菱的反应。

聪明的若菱已经明白了这匹马的角色是什么了,就是我们的表意识,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是一部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就像这匹马,不知道左脸紧是因为马车夫收紧了左边缰绳的缘故。

“那么这个马车夫代表的就是我们的潜意识了?”若菱问道。

老人看出若菱的领悟,点了点头:“也就是我们人生的自动化导航系统。”

“但是真发号施令的是坐在后面的乘客吧?他要去福州,这个车夫可不会往北走的!”若菱又问。老人也给予肯定的目光。

但是这个乘客是谁呢?若菱有点儿纳闷儿。看着墙上的这幅图,若菱的目光又移到地上的圆圈上,突然灵光一现:“啊,这个乘客代表的就是我们的真我!”

老人嘉许地点头,不过这次若菱并没有像往常猜对答案时那样得意,反而愈发沉重起来。老人感受得到她的状态,静默地在一旁守着她。

“我们怎么跟真我沟通呢?”若菱沉默了一会儿,开始发问。“这好像又回到我的老问题,”她指指地上的圈圈,“怎么突破重重障碍找寻真我?”

“是的,”老人点点头,“不过,在寻找真我的过程中,我们先要努力地把潜意识的部分尽量带到意识层面,这样我们离真我也会愈来愈近。”

老人边说边在圆圈上加画了一些东西。

“所以你要加大这块饼的面积!”老人指着图中5 %意识的部分,“先去潜意识里面探寻你那个被制定好的自动化程序(autoprogramming)是什么,把它带到意识层面来,让意识之光为你破解生命中对你已经没有用处的一些人生模式。”

若菱觉得自己的思绪又像毛线球了。她决定从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着手:“这个自动化程序,还有你说的人生模式,是谁帮我们写好、定好的呢?”

“这个问题也真的是大问题!”老人认真地思索着表达的方法,“你可以说是我们人一生下来就有的一些性格倾向,像外向、内向、悲观、乐观等。

然后,我们后天的环境,像家庭、学校、社会、朋友等,都会帮助我们在童年的时候定好一些游戏规则,让我们创造了种种的价值观和信念。”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老人看到若菱满脸的问号,谅解地说,“有一个父亲,抛弃了老婆和三个儿子,完全置他们于不顾。老大长大后,成为一个很好、很负责任的父亲,因为他潜意识的信念是:我不可以像我父亲一样伤害家人。老二终生未娶,因为他潜意识的信念是:我不信任婚姻,因为我可能也会和父亲一样。老三却做出和父亲一样的事,因为他潜意识的信念是:我要和我父亲一样。”

老人看看若菱,她仍陷入深沉的思考中,于是又拿粉笔在墙上写了一个公式:

“你看清楚啰,是乘号不是加号,所以变数很多,特别复杂!”老人又加了一句。若菱似懂非懂,但她还是提出了很实际的问题:“那我们怎样可以知道自己潜意识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模式在以自动化程序的形式运作呢?找到了以后又怎么除去那些不好的呢?”

“很好的问题,”老人满意地说,“潜意识里的东西会利用很多方式与我们沟通,就看你能不能警觉到,并且理解它。”

“然后我会慢慢告诉你,怎么样去应付我们种种潜藏的人生模式。”老人眨眨眼,“上周其他的功课呢?”

“电影看了,书买了还没看。”若菱嗫嚅地回答,“电影看不太懂……”

“没关系。我让你查的资料和电影里面的一些内容,我们以后都会用到。你到时候可以再去看一次,我也不指望你一次就看懂。”老人微笑,然后就低下头不语了,若菱知道访谈时间结束了。


12.遇见难得的知音

潜意识的表达方式

“潜意识用什么方式和我们沟通?”在产品发布会结束之后,这个问题就一直缠绕着若菱。在产品发布会的过程中,若菱总算体会到将老人的教导实际应用在生活中的好处。像往常一样,在发布会前一天,若菱就会紧张得睡不好。发布会当天,若菱感觉自己心跳加速,手脚冒冷汗,典型的焦虑恐惧症。

不过这次若菱觉得好多了,因为她记得老人的教导: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

虽然若菱还是没怎么感觉到真我,但是她发现这个“以上皆非”的小我否定法很管用,她像念咒语似的反复提醒自己:“我不是我的工作,我不是我的……”这帮助她安静下来,回归到自己的中心。

若菱问:“以你的了解,你认为潜意识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和我们沟通的呢?”“一般心理学家都说,梦是潜意识通往意识的桥梁。”李建新不假思索地回答。

“所以潜意识有预警的作用啰?”若菱印象中的梦好像是有预兆性的。

“不但如此,梦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鼓励,还可能把你做梦当时白天生活的一些心态整理出来给你看。梦当然有示警、指引的功能,同时还可以让你宣泄情绪或展现出被你自己压抑的人格特质。”李建新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若菱尽量装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的样子,然后很轻松地问一句:“除了梦以外呢?”

李建新愣了一下,诧异她转换话题的速度。不过他还是继续提供自己的意见:“很多看似简单的生活事件,看起来好像无足轻重,可是都潜藏着一些信息。比方说你想从事某种行业,因此要去考一个证,结果考试当天找不到准考证啦、交通堵塞啦等等,诸多不顺利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就显示出你的潜意识其实并不想要走这条路。”

“还有一些一再出现的生活模式……”若菱尽力接腔,努力运用一些“套话”的技巧。

“对!就是!”李建新立刻对“女神”表示赞同,虽然他自己更像是个半仙。“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一再出现相同的模式,比方说你的同事、老板和你相处的模式,不管你走到哪里都碰到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互动方式,这时你就知道是潜意识的一个模式在主宰你的命运和行为了!”停了半晌,李建新又补充:“还有就是你生活中每天出现的负面感受,像是感觉自己不被爱,不受重视,不重要,自己是受害者等,都是潜意识的模式在运作。”

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

“对,这就是寻找我们潜藏的人生自动化导航系统模式的一个好方法。

“还有就是你说漏嘴,不经意说出或做出来的一些事,虽然与你的本意不相同,但可能就是你潜意识里真正的想法。


13.回溯童年的记忆

我们身体的障碍

跟你的身体对话,倾听你身体的信息。

今天我们正式开始进入圈圈解套的工作啦!”

“真的吗?”若菱兴奋地猛抬头,差点儿跳起来。老人摇摇头,笑若菱的稚气,然后指着地上的圈圈:“在真我周围的这一圈是身体,身体是怎么构成我们与真我之间的障碍的呢?”老人顿了一下,突然问若菱:“你想不想从头开始寻找问题的答案?”

若菱点点头。老人问:“你记得你出生时的经过吗?”

若菱理所当然地回答:“当然不记得啦!”

“其实你的身体记得,你不妨问问自己的身体。”

老人严肃地举起手来,若菱不由自主地看着老人的手,只见老人一面把手放下,一面以权威性的声音说: “闭上你的眼睛!”若菱照做了。

“想象你是一个在妈妈肚子里的胎儿,此刻你所在的空间,很柔软、很温暖,在一片黑暗中,四周都是水。你像一条小船,轻轻摇曳。你还听到很大的、有规律的鼓声,咚咚咚,那声波抚遍你的全身。还有流水的声音,以及其他一些不规律的声音,你充满了好奇。”然后老人问,“你此刻感觉怎么样?”

“真舒服!”若菱如实地说出了她的感觉。“很好,但是小心啦!”老人警告她。“在温暖的怀抱中,突然有压力从四周挤压过来,只是一瞬间,却是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你开始感到有些不安。没过多久,又是一下。你莫名其妙地开始担心了,这是怎么回事?可是那种挤压越来越频繁,完全打破了你在梦海上安宁舒适的徜徉。”

“啊——”突然,若菱听到一声尖叫,吓得身子紧缩,缩成像一个胎儿的姿势。接着尖叫声不断,还有咒骂声:“他×的!早知道这么痛就不要生了,拿掉算了,大夫、大夫,救救我,啊——痛死啦!”若菱吓得全身剧烈地颤抖,记忆中从来未曾如此惧怕过。

经过不知道多长时间,若菱感觉自己全身被挤压着,有人在抓她的腿,想要拉她出去,可是她的头很大,经过一个隧道的时候卡在那里,她听到更多人的说话声、尖叫声、咒骂声,以及安抚、忙乱的声音,吓得她不知所措。最后总算通过了隧道,若菱感觉自己到了一个无比光亮的空间,灯光非常刺眼,温度又低,周围没有暖和的水了,有的只是粗糙的东西在她肌肤上摩擦。

她突然感觉窒息,正在慌乱的挣扎之中,有人用力在她屁股上拍打了一下,若菱“哇”的一声哭出来,泪眼模糊中,看到周围尽是陌生的东西,那个每天供养我吃喝拉撒的环境呢?那个我生命的源头呢?没有了吗?失去了吗?她一直使劲儿地哭,惊吓地哭,恐惧地哭,没有指望地哭……终于哭累了,她睡了。

不知过了多久,若菱从沉睡中醒来,很舒服的一觉,一摸脸上凉凉的地方,原来还真有泪水呢!若菱狐疑地看着老人,不知道自己刚才是不是“庄周梦蝶”去了。

老人神秘地笑笑,没有回应若菱疑惑的目光。“我们出生的过程这么凄惨啊!”若菱忍不住惊叹!“是啊!”老人说,“你听过细胞记忆吗?”若菱茫然地摇头。“有些人在接受器官移植之后,会承接捐赠器官的人的想法、性格、脾气等等。”老人提示。“哦!这个有听说过。”若菱至少还看看报纸,“所以我们出生时,这种戏剧性的创伤记忆就会被我们的细胞保留吗?”

老人点头道:“是的,而且我们出生之后,有多少人能够幸运地在一出生就由母亲一直怀抱着,饿了就吃奶,哭了有人抚慰?”

“是呀,大部分现代的观点是说什么不要宠坏孩子,要定时喂奶,没到喂奶时间,即使宝宝饿了也不可以喂他。孩子哭的时候让他哭,免得宠坏了老要人抱!”

若菱同意现代教养宝宝的观念有些问题,尤其刚才身临其境般地经过了宝宝出生的过程,更觉得刚出生的孩子就是需要无限的爱和抚慰。

“你想想,”老人说,“你在成为受精卵的那一刹那之前,只是一个意识的存在。然后突然间你进入了一个小小的细胞中,慢慢地,你有了一具每天长大的身体,但你还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当中,你感觉和周围的东西都是合一的。”

老人喝了口茶,继续侃侃而谈:“然后,你出来了,经历过那个巨大的创伤和惊吓,你与提供自己生命所需的源头分离,一开始你很迷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肚子饿了居然会得不到东西吃,因为原本你以为你与这个世界是一体的。”老人叹了口气,“然而在现实的冲击下,我们产生了幻觉,误以为我和我的身体与这个世界是分离的。为了寻找自我感,我们就发展出了小我,在这个世界上抓取所有我们能抓取到的东西,好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小我是如此虚幻、脆弱,所以它需要更多地抓取、获得,才能延续它脆弱的生命。”

“原来身体是这样让我们与真我分开的……也不是身体的错呀!”若菱有点儿像是自言自语。

在现实的冲击下,我们产生了幻觉,误以为我和我的身体与这个世界是分离的。为了寻找自我感,我们就发展出了小我,在这个世界上抓取所有我们能抓取到的东西,好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很多无名的恐惧……”老人继续说,“到了最后,这种无以名之的不安全感和分离感,就变成了一种存在性焦虑,成了我们每日生活的背景音乐,不停地在播放。”

“啊,难怪我老觉得惴惴不安,很不喜欢自己一个人安静地独处。每次一个人的时候,我就想找人说话,打开电视、收音机,或是找点儿事情做做。原来就是不想面对这种存在性焦虑的背景声音。”若菱有了这番领悟!

“那我们这层身体的障碍怎么样才能去除呢?”若菱又是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并且想直截了当地解决它。

老人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她,无奈地摇摇头:

“孩子,去除不了,就像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去除黑暗一样。所有造成我们与真我隔绝的东西都像黑暗一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拿觉知之光去照亮它们。”

看着若菱皱起了眉头,老人又补充说:“在身体层面的这个部分,所谓觉知之光就是重新和我们的身体联结。我们一般人对自己的身体只有5%的了解和控制,身体的95%是在潜意识的状态下用自动导航系统操控的。所以,找回与身体的联结就可以帮助我们把5%的‘版图’扩大,找回更多的自己。”

“怎样找回与身体的联结呢?”

“跟你的身体对话,倾听你身体的信息。”


14.重新和身体联结

瑜伽和呼吸

在朋友的引荐下,若菱来到了东四环边上的一个瑜伽小屋,想咨询一下关于练习瑜伽的事情。在老人的小屋时,临别前老人特别交代要她选择一些活动,让她与自己的身体重新联结,瑜伽就是其中之一。“基本上,任何能让你专心致志、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身体重新联结,所以运动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它时的心态和状况。所以无论是跑步、快走、游泳、太极拳、气功、瑜伽,只要你能够专心地观照自己的身体,这些运动都可以成为一种冥想。”

而其中,与身体对话、联结的最佳方式就是静坐冥想。

“好,集中你的注意力,把你的觉知带到那个最紧绷的地方,深呼吸,每次呼气的时候,带着意念和那个地方沟通,让它放松一点儿。”老师慢慢地引导着。

若菱专心地和她的双脚脚筋“沟通”,没多久,她居然可以向前,两只手握住脚板了。“哇!真神奇!”若菱兴奋地叫道。

“是呀!”老师赞许地看着她,“只要你关注自己的身体,它就会回应你。”

她停了一下,看着若菱在揉捏自己刚才拉扯的脚筋,继续说:“瑜伽还有一个和其他运动很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呼吸方法。像刚才,你就是用呼吸来和你的身体沟通。呼吸在瑜伽当中是自成一派,比我们做的各种姿势的体位还重要呢!”

“呼吸?”若菱不解地问,“不是每个人都会呼吸吗?”“是呀,”老师笑笑,“可是呼吸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人,寿命会差很多呢!”若菱半信半疑地看着她。

“在瑜伽里有一种有关呼吸的说法,那就是人的一生当中,呼吸的次数是固定有限的。所以呼吸越慢越长的人,活得越久。”

老师看到若菱惊讶的表情,笑着说:“你看狗和猴子的呼吸快速,所以寿命就比人类短了很多。而你看乌龟,它好几分钟才呼吸一次,所以可以活很久,因为它可以保持住大量的能量。”

若菱想,生气和紧张的时候,呼吸就不由自主地加快,原来不仅消耗能量,还消耗生命的呀!

“为什么腹式呼吸可以放慢我们呼吸的速度,也比较深?”若菱问。

“因为在呼吸的时候,我们腹部突出,这时横膈膜就可以下降,按摩到了你腹腔内的许多器官,而且还留出了许多空间给肺部去扩展,所以空气可以大量地进入肺叶中。而呼气的时候,腹部紧缩,横膈膜被挤压向上,按摩心脏,并且压缩肺部,把肺里的脏空气挤出身体。”

“哇,这么有学问!”若菱赞叹。“是呀!”老师说,“你把简单的腹式呼吸学会了以后,就可以在坐车时、开会中,甚至与人交谈的时候偷偷地练习,你会觉得你的胸腔愈来愈开阔,甚至感冒等呼吸道的疾病都会减少呢!练习的时候很简单,只要不着痕迹地把注意力带到你的呼吸上,关注一下腹部的起伏,自然带动了腹式呼吸之后,就不需要太多的心力去照顾它了。”


15.激励大师的体验分享

饮食与健康

我们必须好好呵护自己的身体,就像那一辆马车也需要好好维护一样,不然有一天寸步难行的时候,讲心灵的追求也是枉然

他喝了口水,继续说:“后来碰上了老人,他是那样慈悲、有爱心,从不批判你,让你感觉他是完完全全地接受你,没有保留地爱你。”

若菱这才明白为什么每次看到老人都那么舒服,因为一个不批判、全然接受你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绝无仅有。

李英杰自己说着都已经感动得红了眼眶:“他教我如何与自己的身体联结,感受并且接纳自己的情绪,觉察并且检视自己的思想,进而打破小我所有虚假的认同……”他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好像在回味那段学习的时光。

“我们虽然讲‘突破身体的障碍’,身体却是我们寻找真我的必经之路,所以才要倾听身体的信息,跟身体联结。而为了把这条道路修直、修正,我们必须好好呵护自己的身体,就像那一辆马车也需要好好维护一样,不然有一天寸步难行的时候,讲心灵的追求也是枉然。”

“所以就像开车,不但要有正确的驾驶方法,还要有正确的维护方法。”若菱坐直了身体,准备洗耳恭听。

“老人告诉我,‘怎么吃’比‘吃什么’来得重要。”

“怎么吃”包括了以下几点:

1.食物的比例:所谓的黄金比例是40%的谷类,40%的水果、蔬菜,20%含有蛋白质的食物。

2.吃饭的时间:早餐一定要吃得多,晚饭一定要吃得早、吃得少。两餐的间隔时间,不可以超过4小时,才不会耗你的老本儿(能量)。所以在两顿正餐之间,应该吃一些点心,补充一下能量。

3.食物的分量:轻食和少食多餐。每餐食物的分量不要超过你一只手掌能抓满的分量的五倍,七八分饱就应适可而止。

4.烹饪方法:生食蔬菜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个人在每个季节都适合;生食肉类(包括鱼肉)在现代的社会中问题太多,少吃为妙。少油的烹饪法——水煮、蒸是最营养、最好的。

5.吃的方法:细嚼慢咽可以让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帮助消化。此外,食物、饮料不要太烫或太冷。我们的身体必须消耗极大的能量,才能将喝下的冰饮料温暖至正常体温(36.5℃),如此一来,整体的免疫力自然下降。所以如果常喝冰饮料,建议将饮料解冻半小时或改喝常温白开水。

          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