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评测中心-集创堂产品交互设计UI/交互设计规范

简信app产品分析——集创堂小松

2016-11-15  本文已影响66人  集创堂

我做的是简信APP的产品分析,它的开发团队在美国,之前是做语聊的,核心功能就是语音发送。后来腾讯做了微信把它打垮了,然后它就做了简信app,主要功能是邮件。它最吸引我的功能是可以多个种类邮箱进行切换,最近qq邮箱也加了这个功能。

首先是产品定位,它主要解决了人们在手机上快速收发邮件的问题,产品特色就是多种邮箱的绑定,用户可以在一个APP内查看各种邮箱的界面,另外还有智能收件箱、邮件群聊功能,可以进行任务管理。

它主要面对20岁到40岁需要手机办公的白领。下面是一个人物建模:

目标用户是那类平时会切换使用多个邮箱的工作者,比如上班时用公司邮箱,下班后用私人邮箱,这就需要一个多邮箱绑定的功能。

另一个人物建模是针对领导做的,他最需要的不是发邮件而是看邮件,观察下属和用户之间如何沟通,沟通是否到位,以及项目进度如何。简信所做的就是对邮箱管理、发邮件、回复邮件以及内容展示进行了一些优化。

简信的使用流程图是这样的。一开始用户要绑定邮箱,然后选择邮箱类型,输密码,最后进入使用菜单,再进行一些会话的操作,比如收发邮件等。它的内容框架是侧拉式,可以看到所有邮箱、已绑定的邮箱、添加账号、最近被@、归档、废纸篓等等,可以设置被精选的功能。

看到已绑定的邮箱,下面会有几个功能,其他方面都是单向操作,是一个层级式的界面。用户在已绑定的邮箱里操作是最多的,其他位置的操作比较少,它支持10种账号,一个屏幕可显示6个邮箱类型,要两个屏幕才可以显示出来,而且它支持的邮箱类型较少,主流的虽然还在,但是一些没那么主流的就没放上去。

这里列表式放置,一方面是体验好,点击比较容易,但是如果邮箱多了下拉就会很麻烦,当然现在邮箱不多列表式还是比较合理的。

还有一个问题,比如我选择腾讯邮箱,进入以后要输入邮箱名、密码和姓名,就是这个姓名让人费解,我有两个邮箱,一个普通的QQ邮箱,还有一个qq企业的邮箱,如果我在这里都打上我的姓名,我就很难快速分辨这两个邮箱分别是哪一个,如果它把姓名改成昵称,会让我更好的区分它们,这可能跟他们现在是国外的团队,汉化的不是很好也有关系。

这里是它的侧拉界面,侧拉界面后是所有邮箱,它采用的是层进式界面,操作切换比较繁琐,但层进式基本在某一个邮箱或两个邮箱里面进行一个操作,他有8个功能点,是比较多的。

这里有一个问题,它的功能层级组织的不太好,这里有一个所有邮箱,然后是1邮箱,2邮箱,添加账号,但其实这4类都是同一类型的,他们的功能非常类似,都在邮箱管理里面,如果他把这4个功能进行组织或划分进一个层级的话,后面的操作就会顺畅些。它的所有邮箱都可以切换,把其他邮箱显示出来。第二区域有最近被@,归档以及废纸篓,这3个功能是针对于所有的邮箱操去操作的。

我进入第一个邮箱进行操作,把一个产品进行归档,然后你无论处于哪一个邮箱,它都会显示出来,这3个功能都在这里,能把两个邮箱进行深度融合,但是它也有一个缺点,不能让用户明显地区分出工作和私人邮箱。

还有就是它的邮箱会话界面,也是抽屉式界面,右边黑色的区域会显示最近打开的会话,这个界面我们是常用的,但是会话放在这里会造成一定认知负荷。另外,它的每一个邮箱的会话侧拉出来都可以调出归档和废纸篓,其实它的废纸篓就相当于删除了放在垃圾箱里,归档就相当于我们的收藏,但是和收藏不一样的是,收藏有多个分类,它却没有分类的功能,归档以后现在的会话界面就没有了,如果用户不知道什么时候归档的,在会话里找就很难找到。

它的会话是这样几个界面构成的,头像、账号,用户最近的主题以及时间,还有附件的标志。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国外的人对这个还比较好理解,因为它是以首字母自动生成的图标,好让用户清晰地看到,让用户知道哪个人给自己发过来的,而在中国它们就显得比较奇怪,比如说名字是中文的也是拼音,让我觉得很难识别它是谁,如果它能和qq头像同步就能较容易地识别到这个位置。

第四个部分是邮箱信息,点开之后可以快速回到前面几页的侧拉菜单,进行快速切换,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往上拉条目寻找的时候它不能自动隐藏,空间利用率不高,而且这个界面上还有一个tab,可以切换用户的重要信息的切换,而广告信息不会用户切换,比如说百度优惠券等就不会显现出来,而如果有附件的话就一定会显现出来,用户往来的比较多也会在这里显示,这样也能高效找到,但是有一个问题,它并不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用户心中的重要邮件和它筛选出来的邮件是否相同,这就会导致用户体验差一点。

还有会话的界面,点进去就像iphone的短信界面一样,右上角的搜索就是让用户在会话很多的时候能快速找到,因为这种使用场景比较少,所以它设计的也比较小,放在右上角也是合理的。

进入邮件信息界面有一个区域,点击后就可以回到刚才的会话界面,而用户通过侧滑也可以回到会话界面,但它这样的图标让我感觉这是一个列表详情,而不是一个出口。它展现的是气泡形式,气泡里可以写字,但是字数有限制,如果太多就不会显示点击它,进入到详情的列表。

下面是回复,回复有一个“回复所有人”的功能,它让我以为把所有人都回复了,其实它相当于默认回复,就是原有该抄送的抄送。该删的图标只回复收件人,但这个图标又和发件人的图标是一样的,图标的识别性很差,转发的图标也很差,我看不出来它是转发的意思。

在会话信息的右上角还有功能按钮,点击进入编辑界面,这两个tab一个是参与人,一个是@我,可以看邮箱有多少个人参与,有多少人@了我,这里比较有意思,像信息一样可以@我,告诉我要做什么事。

参与人下面是通讯录,点击可以添加收件人,下面有一个操作框,当用户有了收件人、抄送人之后,收件人是可以删除的,当这里只有发件人和收件人的时候,这个删除键是没有的,只能切换为抄送和密送,这个交互做得很好,防止用户误操作。

点击添加联系人后就会弹出添加联系人的界面,第一用户可以通过搜索找到联系人,第二用户可以通过首字母进行查找,而且里面原就存在的联系人会在你选中的邮件里,下面是最近联系人,相当于猜想你给谁发邮件,而且这里可以切换抄送给他还是直接发给他,或者密送给他,这个功能不错,但是功能按钮都比较小,可能会出现误操作。

这是邮件的信息界面,用户把光标放到发送栏里,就会出现发照片、@谁,可以直接发送出去,主要作用是在邮件里面发相片和附件,现在手机都发不了附件,它是通过云盘的方式来发送。

在邮箱会话界面和信息界面点击头像,可以弹出个人资料,查看他什么时候@了我以及什么时候给我发的邮件,但是一般情况下我很难点到这个头像。下方有一个邮件信息栏,点击发送之后,选择要发送的人、发送的方式进行编辑就可以不经过会话直接发件。

总结:它抓住了基本的痛点功能,邮件发送相当于一个刚性需求,多邮件发送很方便。它发短信的界面还蛮清爽的,收发信息者的状态能迅速切换抄送、密送和发送。

缺点是层进式的界面不利于多个邮箱的切换以及后期功能的拓展,层级划分也不明显,信息会话参与人的出入口比较混乱,点击侧拉上滑操作方式比较多。后面可能会支持其他类型的邮箱以及优化它的发送、回复页面和图标。

T:讲的点很散。你应该先把场景讲出来,再讲场景里具体的流程,接着是流程里具体的功能,而你一直在讲功能点.其实你的功能讲完之后,创新点是有的,这里把延时的通讯变成了即时的通讯,这是一个创新点,本来邮件是延时的,现在却可以@对方,增强互动性,这是对场景的切换或者衔接,这里你没有讲出来。

细节部分,添加好友怎么添加,一般的场景是用户搜索好友添加,这里的场景是首先把你常用的联系人推荐出来,这是一种方式,但是推荐场景不合适的话,用户可以自己去搜索,如果搜索不到的话,还有一个方式就是到完整的通讯里面去添加,像这样的设计你按场景来讲就很清晰,按功能点讲就听得很累。

你在分析的时候缺乏一层层的逻辑,听起来觉得很散,这可能是因为你自己做分析的时候也没有找到关键,就是一块一块地看,起码你知道认知负荷、操作负荷、视觉负荷对主流任务的干扰,发邮件的那个东西干扰很严重,经常被忽略掉,不过最后的总结还是不错的。


如果你也想和设计师们一起学习~~那就来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