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

2018-04-22  本文已影响56人  奇异果Annie

今天中午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在《创造与扩容》这一章节里武老师提到了--坛城沙画。我对此产生了兴趣,便去搜索了相关内容。

坛城,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眷属聚集的道场,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时必须供奉的一种对象。通俗地说,就是佛的家。藏语中称"集阔",有"中轮"、"轮圆" 之意。在汉译时,坛城还有曼陀罗、坛场等不同的音译和意译。

坛城沙画是佛教密宗最特殊且隆重的宗教艺术形式,一年仅一次,只有少数经过严格训练的喇嘛才能掌握此项技能。起源于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亲自教导弟子制作沙坛城开始,这门精致绝伦的宗教艺术,就历代相承毫无间断。而在十一世纪,由印度北传到西藏,传统保存至今。传统上只在灌顶过程中开放给受法弟子看,现在才逐步开放给普通信众。

坛城沙画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仅是彩沙就要准备红、蓝、黄、白、绿五种,都需要从天然矿石原料研磨再加染料制作而成。每逢大型法事活动,寺院中的喇嘛们用数百万计的沙粒描绘出奇异的佛国世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

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后来,修法时设置的坛和划定的界线被称为坛城或曼陀罗。坛城以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形塑绘神像法器,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结构。

坛城是所谓"治"的象征,"治"的反面就是"乱"。恶劣的天气,身体的疾病,荒凉的土地,野蛮民族,异教徒之国,这些都是"乱"。通过建立一个坛城可以变"乱"为"治"。所以一个坛城可以表示几乎所有真实的或意念中之物:人的躯体,一个寺庙,一座王宫,一座城市,一片大陆,一个念头,一个幻景,一个政治结构。

按照此信仰,世界上每一个事物都是根据一个坛城形象的原始结构而塑造成的,此结构人肉眼看不到。比如说西藏就是一个坛城形象,以拉萨为中心,雪山环绕四周。同样拉萨也是一个坛城,以大昭寺为中心。而大昭寺自己又是一个坛城,以主祭坛为中心。西藏的政治结构也是一个坛城,以达赖喇嘛为中心,其他活佛环绕四周。坛城是藏传佛教修炼者不可少的工具,它蕴涵着世界的所有原理。坛城也是做法的工具,用以呼唤鬼神。

但是,最让常人无法理解的是。。。

喇嘛们呕心沥血、极尽辛苦之能事创作出的美丽立体画卷,并没有用来向世人炫耀它的华美。用沙子描绘的世界,会被装起来分成两半,一半交给参与仪式的信徒;另一半则洒入附近的河流中,让流水带着祝福流向大海,进而传到全世界。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讶异了呢?

藏传佛教认为 ,沙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单位。因此 ,用沙构筑的坛城也对应着现实的繁华世界。最后,把付出了极大心血的作品毁灭掉,倾洒于江湖之中,也表达了世事无常。这对世人又何尝不是一种警醒?

有人说,对毁灭坛城的庸俗解释是:为了表现尘世的虚幻。被毁灭的只是外在的坛城,而在喇嘛的意念中,通过此修炼他们已吸取了更多的能量,意念中的坛城是越来越坚固了。也有人说,坛城作品是为了表现生命的短暂易逝,它似乎在告诫我们,生活就是漫长的付出,短暂的收获,和失去的痛苦。

我更愿意相信后一种说法,繁华尽头是荒芜。坛城沙画最大程度地向人们展示了“色即是空”,讽刺了现实世界中我们所追求的各种名、利。

既然一切都是空,我们还要不要去追逐了?

有多少人曾经梦想着去创业,去读书,去旅游,中途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了呢?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自己也梦想着要写书,脱离体制,做一个自由职业者。所幸的是,我现在已开始“积跬步”。

很多人会拿各种借口,比如我不知道追了这个女孩子她答不答应我,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跑步,我不知道我努力了之后能不能拿到班里第一。如果不能,岂不是很丢脸?这是该死的全能自恋在作祟,又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挫折商比较低,我自我还很脆弱,因此很难接受失败,尤其是我用尽全力地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的这种无力感,你是否也体验过?

我更愿意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去追逐该追逐的,用武老师的这段话,作为总结。

如果你遵从了你的自由意志,遵从你的心,并将你的心大胆地投射到外部世界,去爱,去恨,去投入,去创造,那么最终一败涂地,你也会有一种难得的充实感。

                                                ----武志红

耐得住寂寞,易

守得住繁华,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