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战争使美国脱离大萧条?
很多人说,二战所带来的巨大军用需求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经济,使美国在十年之后终于脱离了大萧条。但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军队对人员的需求使美国直接解决了失业率的问题,但是这些人对于美国经济来说就像是被扔进了一个黑洞里一样,毕竟在欧洲/太平洋作战不会对经济做出任何贡献。有人说军队对军工的需求,让之前因为大萧条荒废的工厂重新运作起来大力生产军用物资,从而刺激经济。但是军工厂生产的这些武器弹药补给飞机坦克大炮军舰航母一不是制成品(Consumer goods), 也不是资本财(Capital goods),生产的东西全部投入战争黑洞里对本土经济现在没有影响(不是consumer goods), 将来也没有影响(不是Capital goods),飞机战舰看着像capital goods, 实际上什么也生产不了。生产军用物资跟把工厂闲置有什么区别?让人民参军/在军工厂工作跟让他们失业有什么区别?
大萧条是一场通缩危机,简单的说就是经济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价格下跌 -> 生产降低 -> 企业关门,工人失业 -> 需求进一步下降 -> 价格继续下跌
而战争的作用就是国家强制扶持起了军工企业,大量的失业者去当兵或者去军工企业上班,国家出钱买下军工企业的产品用于战争(对士兵的来说则是国家直接给予他们当兵的报酬),而对应的那些原本应该失业的人就获得了工资,企业股东获得了利润,社会的需求恢复了,上述恶性循环就被打破了。
代价则是国家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战争债券从未来借过来的,如果只打仗而没有战后的好处,这笔债务迟早会在未来兑现从而再次把经济引向萧条。而美国的“战后好处”就是通过马歇尔计划,投资了一片焦土的欧洲,获得了欧洲战后复兴的部分果实,偿还了前述的未来债务,这就有了战后的黄金二十年。
当然咯,上述经典论述是建立在金本位时代(70年代美元黄金脱钩之前,全世界都是金汇兑本位制)的分析,今天来看,国家甚至具备了无限制从未来借钱的能力(因为钱不再像金本位时代一样有一个标的物,而是无法直接量化的“国家信用”)比如日本高达200%以上的债务/GDP比例,比如08年以后美联储天量QE和直升机撒钱,比如欧元区债务危机以后长期的负利率政策。然而即便这样水漫金山,美欧日的通胀依然没有恢复,很多人危言耸听的超级大通胀始终没有来临,甚至出现越是加大力度印钱货币越是值钱(比如最近fed重启QE,美元指数不跌反涨)的反直觉现象。最终会怎样,还有这个经济史问题其实挺复杂滴,时间有限,用个人的简单的版本讲一讲我的看法。
民主兵工厂是一种凯恩斯主义,和拉基建差不多,因为西方政府不能超发货币抢钱,所以他们的钱主要是靠发行国债,国债这个东西本质上是信心,只要政府信誉好,和民众互相有信任感,那发行国债就没啥问题,没有人胡乱挤兑,大家一起努力度过困难时期,之后大家鼓励生育,促进战后婴儿潮来还债,当然这也对出生率有一定要求,这种做法本质,其实是靠未来的生育率带来的高劳动参与率,来抹平之前困难时期的财政转移造成的债务问题。因此这种处理模式,还是一种吃子孙饭的方法,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靠这个方法度过危机的。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