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c331656c409af5b4.jpg)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这是《增广贤文》中的一段话。
其实,人生这辈子需要的无怪乎就是吃得饱,睡得香,保持内心安然。
心安是一个人的最大福报,就如东坡先生的那句“吾心安处是吾乡”。
正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仍不改其志,自得其乐。
心中没有名利,快乐自然而然地就来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追逐名利,整天忙忙碌碌,食不能寝,夜不能寐,焦虑、烦恼时时困扰着我们。
我们整天抱怨,生活太累、太乏味枯燥,没有快乐而言。而更有甚者,有人把不快乐归罪于是因为没有赚到足够的钱。
然,有了名利,有了金钱,人就能快乐了吗?
名利金钱就如无底洞,让人永远也无法停止追逐的脚步,甚至穷其一生也未必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所以,不如放下,放缓追逐的脚步,适时地驻足欣赏身边的美景,更不要忘了陪伴那些真正爱你的人。
其实,幸福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在于灵魂的丰盈。
正如这位八旬智慧老者的句句箴言:“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
不重视名利和荣辱,就不会有一切烦恼。夜晚在烛灯前独自唱歌、独自喝酒、独自沉吟、独自大笑。
一个人心中若是没有负担,人生自然云淡风轻。
虽然词人连用四个“独”字,但我们却感觉不到半分孤独和悲凉,而是词人超然物外和潇洒的人生观, “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因为他心有闲情,眼中自然都是值得享受的美景。
那远处的群山落上初雪,明月皎皎,虽是晚上,却别有一番清丽。
这样的人,即使人群散去,也不会感到落寞和冷清。
有人说:“孤独它从来不在独居自处的山上,而在人潮如织的街上”。
一个人形单影只,只是身体的孤独。而真正的孤独,是你置身于热闹喧嚣之中,却找不到可以倾心交谈的对象。
“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光阴易逝,应当抓紧时间及时行乐。等到春天到来时,要立刻带上酒馔去留住东风,无拘无束地躺卧在芳草之上。
对待人生,最好的态度就是珍惜当下,及时行乐。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有些东西一但失去了,就是永远。
张昪的这首词没有壮阔的气势,也没有精巧的结构、华丽的辞藻,但读起来却仿佛如沐春风,格外超脱。
张昪【biàn】,字杲卿,韩城人。北宋大中祥符八年进士。
他可谓是历史上的一位名臣,北宋真宗时入朝为官,历经四朝,政绩颇多。
张昪博学多才,在任期间为人正派、刚直不阿,八十岁时告老还乡,对于皇帝给予的诸多赏赐,他都一一谢绝了。
他历知绛、邓、庆、秦、青等州。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以太子太师致仕。
张昪刚入仕途时担任的是楚丘县主簿,关级正九品。他工作勤恳踏实,南京留守王曾赞他有“公辅器”,意思是说他具备朝廷重臣的才干 。
后来经陕西经略使夏飒的推荐,他多次得到提升。
张昪的官越做越大,涉及到领域越来越宽,离家也就越来越远。
当年其多病母亲行将就木,张昪欲辞职回家侍奉老母。这时有人趁机攻击他,说他找借口不愿为朝廷效力,使他有口难辩。
后来范仲淹仗义执言,给皇帝上书,最终朝廷准许他辞职。
母亲去世后,他继续回朝工作,因他为官清廉,秉公执法,不避权贵,直言不讳,难免招惹一些权贵,有时惹得仁宗皇帝很不高兴。
幸好,仁宗是位比较开明的君主,所以并没有开罪于他。
后来,张昪升为参知政事。在此任上,他与宰相与韩琦决策,促使仁宗立赵曙为太子,即是后来的英宗。
英宗登基后,因年事过高,张昪请求退休,但英宗不允,特准上朝时可免礼仪。
同僚司马光称其“为人忠谨清直,不可干以私。若使且居其位,于事亦未有旷废也。”
但张昪时已年近八十,请辞不已,最终获准,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拜太子太师致仕。
张昪八十岁时,远亲近邻都来祝寿,张昪取出自己亲手酿制的米酒,杀鸡宰鹅,与乡亲们共饮。
席间,张昪豪情勃发,击杯而歌,吟咏出这首《满江红》词。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f6d09253145f7be1.jpg)
《满江红·无利无名》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北宋·张昪
赏析
这是北宋词人张昪所作的一首词,上片描写了闲逸的生活与雪夜的环境,表现出词人洒脱淡然的心态。下片以议论入手,阐发生命有限,及时行乐的思想。
全词以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词人不计名利、悠游岁月的抱负。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
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
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
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词上片的意思是,不重视名利和荣辱,就不会有一切烦恼。
夜晚在烛灯前独自唱歌、独自喝酒、独自沉吟、独自大笑。
加上群山雪满和明月朗照的美景,心情更为舒畅。
就算是再增加一百岁寿命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要老去。
上片的首句“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直接写出词人不重名利的心态。
“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二句,写词人洒脱不羁的快乐生活。
词人喜欢在夜晚“独歌独酌、独吟独笑”,一个“独”字就写出了词人的超然, “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表明作者就是喜爱歌酒吟笑的生活,雪月交辉的环境,至老无悔,表现了潇洒的人生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65eeef0efa95e6f6.jpg)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
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
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
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词下片的意思是,富贵不能永葆,建功立业又何时能了。金钱富贵又能争到多少?
光阴易逝,应当抓紧时间及时行乐。等到春天到来时,要立刻带上酒馔去留住东风,无拘无束地躺卧在芳草之上。
殢(tì):滞留。
下片则阐发议论。“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一句感慨富贵难保,生命的时光有限,传达出要抓紧时间,及时行乐的思想。
末句“待春来携酒带东风,眠芳草”再以携酒游春的计划收结。
全词以朴实无华的语句、直倾胸臆的手法表达自己不计名利、看穿富贵、超拔烦恼、悠游岁月的襟抱。
上片由超然物外的心境,歌酒吟笑的生活,雪月交辉的环境,归结到如此生活,可以任其自然,到老无悔。
下片言富贵难保,功业无尽,贫富相差无几,生命时光有限,推导出唯早及时游乐。末句再以携酒游春的计划收结。
全词以议论入词,咏唱逍遥人生,在内容、手法和风调上可谓别具面目,其中渗融着《庄子》的齐物观和相对论。
该词为冬日雪夜感怀之作。全篇围绕“名利”、“富贵”、“功业”等话题展开,表达了作者的见解。
这是一首看透世事的旷达之作,词人表达的是自己不计名利、看穿富贵,乐观潇洒,旷达不羁的豁达心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c65707a1bb8508b4.jpg)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