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析
2022-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众山成峰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蝉》是唐代虞世南所作,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在古人认知里,认为蝉栖于高树,餐风饮露,所以把它看作高洁的象征。这首诗颂蝉的同时,也以蝉自喻,以蝉自勉。以蝉的声音进行了巧妙刻画,表达了人应该志存高洁,严于律己,加强修养的处世道理。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蝉》是唐代虞世南所作,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在古人认知里,认为蝉栖于高树,餐风饮露,所以把它看作高洁的象征。这首诗颂蝉的同时,也以蝉自喻,以蝉自勉。以蝉的声音进行了巧妙刻画,表达了人应该志存高洁,严于律己,加强修养的处世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