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活中的《论语》智慧文言文开启智慧的钥匙

《论语》君子务本

2021-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随缘学习小天地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原 句 译 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又友爱兄弟姐妹的人,很少会做出不尊重长者或上司的事情。如果他懂得尊重上司和长者,那么也很少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这才是君子应当关注的根本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和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感悟: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什么是孝? 孝顺的标准是什么?这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几乎很少提到,也是我们所缺失的。

我从小生活在离异家庭,跟着妈妈长大,妈妈教我更多的是听话,所以我也是个习惯了,听话的孩子。在我过去简单的生活中,我的理解孝就是听妈妈的话。在父母离异的最初几年,由于妈妈认为父亲让她受了委屈,妈妈禁止我回奶奶家,而我也渐渐习惯了是这样的生活,父亲的角色逐渐从我生活中淡化,甚至消失。我所有的记忆都是破碎的,很少有完整的事情出现,在我零碎的记忆中几乎没有父亲的角色。

现在看来,这样的原生家庭生活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不会处理亲密关系中的人际关系,包括伴侣孩子。这种影响也一度不被我察觉,认为事情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直到去年通过学习才慢慢打开,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

现在我自己也生了孩子,更能够体会到母亲的想法,也会经常想带孩子过来陪陪她。但是对于父亲这方面还是没有做到考虑的更多,另外与伴侣之间的问题也不会处理,伴侣与我母亲之间的问题也不会处理,都是需要我不断学习,不断修正的地方。我相信我把这些问题都处理好了,我就做到真正的孝了。

另外一个问题,我发现身边不少人在生活中,总是把最难看的脸色,最愤怒的心情给了父母和孩子。一方面是由于工作和生活需要,在外需要对他人和颜悦色,而在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不舒服情感,只能压抑在心里,回到家里我就相当于回到了港湾,心情一放松控制力就下降,而脾气也就可能由任何小事爆发出来。另一方面是由于粗心和不在意细节,让我们不经意间说错话做错事,事后甚至觉得这是点小事,没有关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有想着要道歉,也没有想着怎么让关系更好。曾经的我就是这样。

通过学习,我逐渐能觉察这样的自己,慢慢学会道歉,学会说话,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虽然到现在效果还不明显,但我也会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孝顺父母,经营好家庭,做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细节。

拓展

我们学习任何东西,它都有一个底层逻辑,我们学会了这个底层逻辑,其他的就可以触类旁通了。而这个底层逻辑就相当于有子说的这个本,而掌握这个是做这一类事情的方法就是那个道。

比如说我自己学的记忆法,它的底层逻辑逻辑就是把数字文字和声音都转化为图片,再连接记忆。因为就是我们其实我们的右脑是形象脑,他更容易记忆东西,但是我们平时用左脑的逻辑思维习惯了,所以右脑开发的很少。现在有很多记忆法的课程,其实都是开发右脑。当我们掌握了这个记忆的底层逻辑,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自自己用这一类的方法记忆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再比如说变美其实也有底层逻辑,比如说一个人身姿挺拔和一个人塌腰驼背,我们就会认为这个身姿挺拔的人更美。这里面的底层逻辑,其实因为塌腰驼背是类原始人。再比如说以前的凤姐。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丑,其实就是他的脸型比较类原始。所以在审美方面其实大家也是有共识的,类原始的这一类绝对是属于不好看的。

当然,我说的这一些都是属于小道,不是影响为人处事的那一种。只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找到找到那个底层逻辑,找到那个学习的根,就更容易学会的这一类的知识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