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34)《阅读梁启超:觉世与传世》——树大遮阴
说起梁启超,第一印象肯定是改革者,戊戌变法,一个为推翻满清统治,试图建立新政体国家而努力的革新者;一个没有完全成功,实现自己理想的失败者。在梁启超身上,我们给予的标签太过明显,太过独特,以至于他的思想来自何处,他的学术作为,他的为人处事,似乎都被那一两个标签所忽略了。
许知远在今年发布了他宏大的梁启超写作计划的第一步,《青年变革者:梁启超》,按照他的计划,后面还有两部作品,甚至更多,对于梁启超,许知远有很多需要说的地方,梁对于许,更像是一种救赎。为何在梁逝世90周年的时候,突然又有了一股新的热潮,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翻出来,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又有怎样的启示?
夏晓红的学术作品和许知远的小说抒情式梁启超传记当然不一样,探讨的深度也不同,如果说许知远是从路径来寻觅梁启超,那夏的学术讨论更像是对路径车辙的分析和探讨。特别是对梁启超的文集,进行了罗列规整,按照条理进行逐个排查。全部学术论文分为三册 《觉世与传世》、《文章与性情》、《政治与学术》 ,其中文字并非新写,而是集中了作者对梁启超所作的大部分学术论文,将其分类分辑出版,既是了解梁启超分类思想的一个很好的读物,也从中可以了解作者的对梁启超的感悟。
研究古人是非常有难度的,特别是近代的古人,他们不想那些先贤,越是久远的先贤圣人,在观点上越是可以推陈出新,可以按照当时情况把古语进行一番装饰,转而为自己的观点所用。先辈的资料缺乏,大家都是单凭只字片语来解读观点,说成什么样,全凭自己的逻辑推理。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对于孔子、孟子、庄子等的新解。但,越是靠近现代,越是难以解读,一来因为资料繁复,不像孔子,全凭一本论语,几乎就可以看到他的全部思想建树,近代的名人们留下的文集、轶事、别人对他的评价、当时的报道等等,要全部翻阅,再进行筛选,不是易事;二来,大凡当时比较出名的,在当时就有一大帮人对其进行评论、立传,后世想要再出新的论断专著,除非有新的发现,实则很难有突破,只能观点微调,甚至人云亦云。所以,作者选取梁启超这样一位几乎人尽皆知的近代名人,作为学术的研究对象,实在是勇气可嘉。
回到本书,为何一个在人人印象中的改革失败者,有如此可以书写的地方?这其实是我们对梁启超的了解实在是太过片面,梁启超的思想来自何处,他的思想斗争又是如何演变,他的改革路线又是怎么样行程,这些对大部分读者其实还是一片空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梁启超研究出来,即便是浅显易懂的文体,能让我们对梁,这一位先驱者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