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激活:增长的关键转化点
“新用户激活”包含从新用户首次登录,完成账号注册和必要的设置到第一次使用产品关键功能的这段过程。因为它处于市场和产品之间,有点像“两不管”地带,很容易被忽略到。
一、新用户激活的重要性
首先,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应用在三天内就流失了超过75%的用户,在一个竞争激烈充满同质化产品的市场里拼杀,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直白说,新用户体验做不好,其他功能做的再多再好都是白做。
其次,新用户的注意力窗口很短,受到的干扰很多,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价值。如果用户尝试了,因为没有弄明白怎么用或者没看出来产品的价值就流失了,想挽回他们可能比重新获取一个新用户还难。
再次,新用户激活具有放大效应。新用户的激活不仅对新用户有影响,对整体的用户留存和盈利都有影响。
最后,新用户激活可以提高市场预算的回报率,新用户体验好,意味着更多的新用户会成为长期用户,对你来说一些原来获客成本太高而不划算的渠道,现在也变得可行了,从而能打通更多渠道。
二、用户激活
理解关键行为:让新用户通过采取某个特定的行为迅速了解到产品的价值所在,就是关键行为,用户也就找到了激活密码。每个产品的关键行为不同,要具体分析。首先,列出可能的关键行为,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关键行为,比如比较不同行为的群体的留存曲线。然后通过定性用户调研进一步确认关键行为,最后找到关键行为。
三、衡量新用户激活的常用指标和图表
1.激活率。激活率就是指新用户在一定时间内完场激活行为的比例。这个定义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完成激活行为的定义是什么,就是上面说的的关键行为,一个是这个“一定时间”是多久,是首日,3日还是7日。
2.激活漏斗转化率。是指在追踪新用户注册和激活的过程中,用户完成每一个步骤占进入这个步骤总人数的比例。我们应该找到流失最明显的步骤,仔细研究用户心理、产品体验、文案、交互设计等,看看哪里有改善的空间。后续就可以针对这些点设计实验,通过A/B测试提高转化率,最终提升用户激活率。
3.新用户留存指标。是指新用户在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是否还是产品的活跃用户。一般来说,新用户留存指标和早期激活指标会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将它单独区分出来有两个好处:一是早期激活指标一般只是追踪一周内的用户表现,而新用户留存指标将这个监测周期延长到了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同时监测两个指标可以观察两者是否存在分歧。二是让新用户激活团队有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关注期,不只是关注新用户注册流程,而是延伸到注册后一两个月内的整体新用户体验,指导团队进行持续地新用户引导。
四、新用户引导的四大原则和八大误区
原则一:增强动力。1.保持新用户欢迎页登录页的前后一致性,用户看到的信息和设计越一致,可能产生的困惑就越少,完成注册的动力就越高。2.向用户解释为什么要他开通权限,对他有什么好处,而不是一上来就向用户提出要求。3.利用社会信任,比如新用户接受老用户下载后,打开应用界面看到的是老用户的名字和照片以及部分奖励,这就提高了用户完成注册的动力。
原则二:减少障碍。1.推迟注册的步骤,让用户先使用产品。2.移除多余步骤,隐藏过多信息。3.避免冷启动,用户进入界面后应该看到对应的内容,而不是冷冰冰的空白页面。
原则三:适时助推。1.明确机会窗口,新用户激活的窗口往往非常短暂,增长团队需要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助推要发生在哪个时间段。2.灵活采用各种ux模式进行新用户引导。3.利用推送或邮件等外部渠道提醒用户完成激活。
原则四:个性化定制。1.让用户自己选择兴趣和偏好。2.根据用户消费历史推荐。3.根据用户的目的给予不同的引导。4.根据用户不同的群组给予不同的引导,例如性别不同的群组展示不同的引导。
八大误区:
1.新用户注册和引导步骤太多,流程太长。
2.没有聚焦到一个关键行为上,想让新用户做的事情太多。
3.花太多时间教用户怎么用界面,而没有让用户使用产品。
4.让用户太快完成设置,没有给予足够的教育。
5.新用户注册太顺利了,没有设置必要的障碍筛选掉不合格的用户。
6.以“注册完成”为衡量新用户引导的指标,而不是“用户激活”。
7.对每个用户都统一对待。
8.完全照抄以上介绍的方法,而不进行A/B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