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读书写作

停,别中了语言的圈套!

2018-06-15  本文已影响43人  行走的书卷

有这么一个故事:早春,巴黎的繁华大街上,年迈的盲人乞讨者一无所获,诗人让•彼浩勒路过,将老人摊位前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的牌子改成:“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后来,乞讨者收获丰盛。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积极而美好。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在美国就读常春藤博士的女孩因从未被妈妈表扬而跳楼,跳楼前她问妈妈:“我是不是永远都没办法让你满意。” 妈妈说:“是。” 于是女孩转身跳下了阳台,生命消逝。

这也是语言的力量,沉重而惨痛。

change your words,change your world ! 

大家都知道好好说话的重要性,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教授说话技巧的书籍有很多,但往往内容复杂,分很多场景,不方便记忆。

写本文时,我也纠结选哪些场景更有价值,这时,沉迷于读写难以自拔的文案高手——水清亦有鱼说:“要把你正在用或者已经用好的经验拿去分享。你学到的和你使用过的,描述的时候是两个层级。

于是决定暂且抛开书本,亲自上阵现身说法,跟大家分享我通过亲身经历所领悟到的好好说话的三个境界。

境界一: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刻着一句铭文:“认识你自己!”,哲学家苏格拉底常用这句话来教育弟子。而好好说话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我

这背后的逻辑是:有时候你并不了解你自己,但你的言行会被最真实的你推动,说出令你尴尬或后悔的话语,即便没有说出什么过分的话,但你的真实情绪也会被他人感知。因为最真实的情绪,往往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认为,人的意识就像是浮在表面的冰山的一角,潜意识却是隐藏在水下的那一个庞然大物。潜意识是人们行为背后的动力和目的,而人类自身无法意识到它的存在。

生活中最常见的,没说什么也被对方感知到的真实情绪,就是愤怒。

某日,夜色正好,我和朋友走在街头,聊起我的减肥成果。

朋友感慨:“你年轻,新陈代谢好,减肥就是快。”

我一脸别扭,急冲冲地脱口而出:“你知道我当初多重吗?我是从一百二十多斤减下来的!”

朋友同样急促地回复我:“那这有什么问题吗?逻辑没错呀!减这么多,就是新陈代谢好,减得快啊!”

和谐的聊天突然变得火药味十足。对于想要建立良好关系的我来说,这段对话无疑是失败的。对方感受到了我的火爆情绪,并且觉得莫名其妙。

想好好说话的我,为何突然就炸了?

朋友回复我的那句"这逻辑没错啊”猛然喝醒了我,其实说出那句话前,我的大脑在瞬间经过了三层我未曾意识到的运转。

第一层:真实感受

生气朋友把减肥成果归于我的新陈代谢。

明明我健身、调整饮食、跳舞多管齐下,坚持很久才瘦下来,结果努力被无视。这种愤怒就像闺蜜之前对老妈拜佛的痛恨一样。老妈一拜佛,她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的成果从此就跟自己无关了,全是佛的功劳。

第二层:情绪加工

大脑拦截了真实情绪的表达。在我看来,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就不该为这种不重要的小事生气。所以尽管我生气了,但它不允许被表达出来。

第三层:价值判断

想要肯定自己,但不敢肯定自己。尽管我不是一个谦虚的人,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此时我还是认为不该炫耀自己的努力,以免让对方觉得我太骄傲。

于是,事情变成了:

生气+想肯定自己+认为不可以=别扭小表情+奇怪的语言(只说当初体重多么重,我的努力你自己领悟。)

结果就是朋友当然没有领悟,只体会到我的愤怒。

假如提前意识到真实感受,我就会换一种方式回复了,避免让关系在类似的一次次小事中磨损,毕竟低调的自我肯定方式也不是没有。(意识到之后也可以解释,但我走神了,心里感叹朋友的脑袋转得真快。)

这种因自身或其他原因,导致未曾表达的愤怒,在亲密关系里的杀伤力最大。某一方的愤怒无法表达,往往会指向其他地方。比如整天横眉冷对,挑伴侣的刺,对小孩发脾气,一点小事也能引出一堆问题,因真实原因被掩盖,通常修复起来颇费力气。不少人还会选择不作为,只觉得对方有毛病。

此外,喜欢讽刺挖苦别人,或许是说话者自身自卑,需通过比较来建立自我价值感。特别讨厌某人的某一点,或许因这一点曾出现在自己身上并不被接受。

如何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贯彻本阶段理念——不因个人原因随意伤害他人

贯彻方法:

1、说话前多确认几遍自己的真实想法。

2、审视情绪是否与当下的刺激匹配,想想在平时心情好的时候,你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境界二:跳出语言本身

有的人做善意的事情,但也让你感到不舒服,要防止好事变成坏事。

以前有个朋友送我礼物,但那个别扭的样子和言语,仿佛送个礼物是为了气我的。弄得我差一点就发飙了,后来想,对方因为自己的一些心理包袱别扭,并把情绪传染给了我。但对方本质还是希望通过送礼来表达好意。于是我控制住脾气,跳出对方的框架去对话,反而让对方自己的包袱也逐渐地解开了。

有的人就是损人利己,表现得似乎让你很舒服,但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比如每个人身边总有一个老好人,不懂得拒绝别人。人最擅长找软柿子捏,这个弱点被发现,就难以避免被人利用。也许对方会说得非常好听,仿佛托付给你的事情只适合由你完成,或者由于各种情况,不得不请你帮忙。或许还能夸得你心花怒放,开开心心的帮忙。但本质上就是利用你,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

造成老好人现象的一个主要心理原因是: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偏低,需通过别人的赞美和肯定来认可自己。因此经常妥协牺牲自己的利益,害怕让别人失望。但恰恰相反,人的价值往往是通过拒绝来建立的

至于其他关系不咸不淡的人,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在我看来无需费力相处,做好不因个人原因伤害他人就可以了。

如果不得不相处,甚至要对付你的敌人。《说话的魅力》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很好的办法——在公开场合夸奖你的敌人。

这么做,一方面是让对方不好意思继续在背后说你坏话。另一方面是即便说了,因你在公开场合夸对方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大家也会觉得这个人不太地道,将坏话的影响力最小化。

本阶段的理念是:不受他人影响,积极影响他人

贯彻方法:沟通时以你想要建立的关系为导向,关注对方的真实意图,而非语言的具体内容。

                                             

境界三:寻找恰当的方式

最近上心理学课,模拟真实的咨询场景,同学们两两成对,分别扮演来访者和咨询师。和我搭档的是一位警察MM,扮演恋爱受挫的来访者,我是咨询师。

在咨询过程中,她描述自己是如何的思念男朋友,如何为男朋友的不理不睬而伤心。这类事件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我给出了作为过来人的回答:“男人不是生活的全部,你可以把关注点放在其他事情上,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没想到这句话被老师给了差评。我顿时惊呆了,询问老师问题出在哪。

老师回答,“你说的话没错,但当下,来访者是无法体会的。她就是沉浸在她的情绪里走不出来,你这么说会让来访者觉得你一点都不理解她。可以说爱情在生活中很重要,那你认为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这样来引导来访者思考。让她自己说出生活中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会更好。”

是的,即便某些经历自己过去也有,但之后劝导鼓励他人时,也难免站着说话不腰疼。自以为是的好意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况且你说的对方难道真的不知道吗?这个就类似于知道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

心理学家研究,人的行为是由情绪来驱动的,而非认知。大道理往往停留在认知层面,因此不起作用。如果真的想要帮助、鼓励某个人。就要想办法去调动起对方的情绪,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主观意愿。

本阶段理念——帮助你在乎的人解决困难,完成心愿

贯彻方法:以情绪为着手点,寻找最恰当的说话方式。注意不要有自以为是的好意,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

最后,推荐国际知名画家、作家、演讲家刘墉所著的《说话的魅力》一书给大家。让作者在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下,教你如何坏话好说,狠话柔说,大话小说,笑话冷说,重话狠说,急话缓说……让你能轻松地营造气氛、引爆笑点。

摄影:安

正如蔡康永所说:“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余生很长,要好好说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