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思维写作教室 高效教练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的执行

2018-10-04  本文已影响18人  虾米大家

9月底,听了周明达老师的课程《网络课程的执行》。周老师现身说法,演示了真实的授课案例和场景,告诉我们一堂合格的网络课程是什么样子。具体分为三个步骤:课前,课中,课后。

一、课前有准备

1、收集需求

课前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员需求,汇总为一到两个主题,由老师最终确定一个。既让学员清楚大概的内容,老师也有充分的准备。对症下药,效果更好。

2、时间地点

组织者与老师提前商定好授课地点(微信或其他APP)和时间,老师和学员都可以提前安排时间。

3、建群加人

确定在微信授课后,组织者建立课程群,发布二维码,引导老学员加入课程群。并请老学员推广二维码,吸引新学员加入。

4、关于收费

课程要不要收费,还要看课程的目的和老师的功力。

二、课中有规矩

1、图、文、音,三者并用

网络课程,很难集中学员的注意力。想要获得更好的授课效果,就要调动学员感官并用:眼要看,耳要听,手要动,嘴要说,脑要想。老师发的图片、文字是要给学生看;语音是给学生听;学生对哪张图片有兴趣就会点开看,手要动起来;学生是否有跟着说、有用脑思考,可以通过提问互动来了解。

2、用颜色和字体来区分章节和段落

微信授课经常是多条语音堆在一起,新加入的人不知道当下是讲到哪里,想回听某几句的人只能从头开始。所以,为了让网课也有明显的章节段落之分,可以用颜色、字体大小进行标记。比如,周老师用色块做区隔,用绿底代表章节大标题,用白底做段落小标题,之后再跟三段语音解释。环环相扣,清楚明白。根据图片和文字,能够迅速找到自己想回听的地方。


网课自带目录

3、文字要够大

文字要大到不用点开缩图也能看清写了什么内容。有兴趣的就点开继续看细节,没兴趣的就忽略。

4、语音清晰,时间得当

讲话注意轻重、气息,让学员听得舒服。每段语音的时长最好在50-60秒之间。太短显得啰嗦讲不明白,太长容易过时显得不专业。这些都是讲师的硬功夫,需要不断练习。每节课的时间最好在30分钟以内,符合人们注意力的规律。时间太长,很难专注。

5、讲重点,有亮点

因为时间的限制,课程所能呈现的内容就非常有限。如何在短时间吸引学员的注意,让学员有收获,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课程有重点,有亮点,就不愁卖点。

三、课后有总结

1、课后复盘

每次课后需进行复盘,知道哪里讲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记录下来,去修改去练习,下次做得更好。时间久了,就是进步。

2、课程更新

根据每次上课的情况,根据最新收集的信息,比如时事、新闻、金句等,添加在新一次的课程里。既能丰富课程内容,也能拉近与学员的距离。另外,授课工具的选择和更新也很重要。

3、授课小技巧

从周老师的课程里,学到一个小技巧:发红包。每次课前点名不积极,发红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抢红包比签到更有吸引力,只要查看领红包的人员,就知道哪些人已经在群里开始准备听课。课程中间互动发个红包,可以知道哪些人中途退出。课程结束发个红包,又可以知道哪些人坚持到最后。通过红包,检查学员的参与度,下次课程的学员选择,就可以有所侧重。

网络课程,由于大家都不见面,建立共同的学习场域很有难度。周老师的这门课程是网课执行的实战课,照着做就能设计出一套结构完整的网络课程了。如果想要效果好,还需自己多加练习和总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