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睡非睡
窗外的公路车来车往的噪音很烦。下次搬家一定不能住靠马路的小区。我是很难享受张爱玲喜欢的噪音。
今天早上8点起来算是一个进步。因为这噪音,我有些理解为什么几年前的我能早上7点多起来,我也有些理解鲁迅他们为什么喜欢晚上写东西。
城市中,天黑了,车才少了,人烟才少了。
想要拥有点自己的时间,需要逆生活调节自己的生物钟。
也许最好的时间是凌晨2点到4点。
有人夜宵到2点,有清洁工4点开始扫马路。
只是这样也太逆自己的人性了,也许有个更容易地办法,用隔音的耳塞。
之前买过入耳的耳塞,真的万籁俱静,静到与世隔绝。要考虑头戴式的,有点自然的音乐,不要那么死寂。
我怀念刚工作时的清晨,七点起来,烧一壶水,泡一杯茶,听着窗外的雨声。
那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金田镇,一个大点的农村小镇,在这个小镇的边缘。公司租的房子还是在马路上,车还是有的,没上海内环这么多。广西的雨水很多,似乎天天都在下雨,不过雨水却很让人睡得安心。
我很费解昨夜为什么睡得那么糟糕,似乎人生第一次进入了一个全程浅睡眠的状态。以往经验,总有一个时刻进入了深层睡眠,一旦进入就脱离了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一直到早晨,睡够了,才能几番挣扎后从床上清醒。
最近我并没有太难解的题,太坎坷的经历,我还运动,冥想。
这两天的冥想是很特别,因为睡不着,借着窗外的路灯像和尚一样打坐。我承认冥想对思维是有影响的,但肯定是好的影响。现在我发现这份影响可以让我整夜无法安心睡觉,不停的会议最近思考的事。
难道,那些得道高僧,就这么全天24小时的去冥想的?
这种感觉并不好,有些像两种思维在打架,我的大脑在睡觉和觉醒之间做斗争。
新学的冥想方法,不像原来,暂时忘却凡尘的苦恼,而是常持觉醒的天眼,时刻体察自己的感知,自己的思维。
我喜欢这个理论,所以愿意去做。这个理论的很多描述和我自己身体的很多特性相一致。
很长一段时间似乎自己的身心在预防惩罚而时刻保持警觉,天一亮就醒、起床号一响就醒。
为了预防迟到、扣工资,脑子里有一根很紧绷的弦。
希望拥有更健康、自然的生活,不被恐惧牵着鼻子走,也不被欲望带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