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你小时候的心里住着现在的你自己。
其实今天的题目对我来讲,有点难,从早上开始看了五六遍。看完有点难过。如果说前面的“自我实现”让我为自己的自恋正名了,然后“精神胚胎论”又为我自己的发展找到入口,今天的“关系即性格”则是扎在了我的痛点上。剖析自己痛,剖析自己的世界更痛。这是这几天里,唯一写不顺的话题。
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父母、子女、男女。婴儿时期与母亲的关系形成了最初的安全容器,这个容器越牢固,内容时间越长久,孩子的性格也就越稳定。我在没看到今天主题文章的时候,我隐约觉得,太小的孩子与母亲分开,应该是非常不好的经历,所以我带我女儿的时候,毅然放弃了过往的职业生活,因为我没法保证一直能为了她拒绝合理的工作,为了这个决定,我特意做了两个小时的职业规划咨询,来确定我是否有独自创业或自由职业的能力。非常庆幸,现在我们家庭依旧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我跟先生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这是我送给女儿的第一份礼物,我想她会喜欢。
我坚持这么做的原因,我隐约觉得是来自我对母爱的渴望,或者说,我现在做的所有的决定,都是跟我的经历反着来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而我在少数几次与我妈清晰表达过情感的对白里,都有质疑她对我的不关注。在我喂养我女儿的过程中,因为剖宫产前期没有母乳,她一直调侃我说她母乳很好,我一生下来就有的吃,但是后来有一次聊到我女儿吃饱喝足了以后就不会频繁夜奶的时候,她又说小时候并不知道我吃饱了没有,就只是喂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就得到了解释,为什么我好像对爱一直很缺乏,也许我小时候根本没吃饱过。“婴儿与乳房”的暗喻就是比喻安全感的形成。有,但是不足够,没有达到满足的状态,导致我现在对关系不敢依恋又特别期待。因为怕失望吧。就这么拧巴着。
“客体关系理论特别重视三岁前。而完整的考量,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就是性格,是在6岁前定型的。”我想不起来6岁及以前的事,甚至最近慢慢遗忘了以前的很多记忆的细节。小时候写过一篇文章上了报纸,里面一句话记忆犹新“回首往事,一篇尴尬”,那时候大概初中。我在我最青春懵懂的时候用了尴尬这个词,现在想着也是心疼自己了。这个词就来自对自我的不认同,我当时被寄养在各种亲戚朋友家,被号称是“揣着户口本”的人,到哪了就算谁家的孩子。但是,我深切的知道,我在哪都是外来的,不是最受待见的。比如我跟奶奶说,这个书包很好看呀,奶奶居然会回“奶奶没有钱”,而我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又比如,去姑姑家,我顶着一头鸡窝看姑姑给小妹妹绑头发,我竟然觉得我连争取一下梳头的机会都不应该。所以我从小都是有分寸的人。
我跟人不太亲,任何人。父母,应该依靠的时候没得靠,后来长大了不想靠,一鼓作气跑到他们山南我海北。亲戚朋友不能靠,还没张嘴就觉得天然的界限把我分在门外,有自觉的不给人添麻烦。所以,我的婚姻关系压力非常大。我最初的时候就是会去试探验证,你是不是没有底线的爱我!因为我想找个可以无限亲近依赖的人。来弥补我亲密关系里缺失的那部分——关注和爱。写到这里,其实已经很释然了。每个人都会有原罪和缺失。时至今日,我已经不执着在自己身上找茬了,因为这些年的自我疗愈,让我确定了前进的方向。尽管有时候还是会情绪崩溃,我也尽可能的让自己快速平静然后走出来,因为我需要尽可能的平静对待自己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却尚未到来。我改变不了自己的来路,至少扫平我女儿成长的前途。让她的心灵饱满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