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关注别人的动态,会打乱自己的步调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73054/96fb3ed953226b19.jpg)
“不要因为少数人的光芒,而觉得自己很灰暗。”
文 |小郁儿
因为工作繁忙的原因,我很少刷朋友圈的动态了。
如今朋友圈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几类:晒美食、晒旅行、发发工作动态和日常牢骚。
虽然有些朋友极少发朋友圈,但我觉得他也一定在留意着朋友发的动态,拿别人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对比着。
有人说,朋友圈里看到的都不是生活的真相,那只是别人想要让你看到的,经过加工打磨了无数次的合成品罢了。
我也听过有朋友说,看某某某发的朋友圈觉得生活挺好的,可事实上却与之相差甚远。
其实,每个人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这完全没有毛病,哪怕实际上过得真的没有这么好,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拥有更好的一面而努力着,这就够了。
所以,我们不需在意别人的朋友圈动态,谁今天去吃了什么,谁又去哪里旅游了,谁又买了名牌服饰等等,这些都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做好自己就好。
我很喜欢张爱玲的一句话:
对中年以后的人来讲,十年八年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年轻人来说,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在这荒诞辨不清真假的世界里,太过关注别人的动态,会打乱自己的步调。
我记得高三的时候,语文老师在每周都会安排一节课给同学们轮流上台演讲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我当时写了一篇文,题目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是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感而发写的一篇文章,当时写这篇文章时候的心情,我已经不记得了,内容也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但在接下来的人生里,当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当我看《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第一批00后已经月入十万》的文章时,我总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坚守自己的心。
前一段时间有蜂友发消息问我:
“我现在在北京有稳定的工作,工作五年了,单位周六日双休,待遇不错,看到朋友圈的人都在晒出国游,自己也好想辞职去环游世界,但又舍不得目前的工作,我该怎么办。”
我回复说:
“辞职去环游世界听起来是很潇洒,但你要想想是否真的适合你。
全年都在外旅行的人,一般都是与旅行社合作的签约旅行家,摄影师,自由撰稿人,模特,或者家境十分富裕的人。
如果你工作生活累了,想放松、度假,炫一下自己,那么你不必辞职,偶尔休息日来个周边游就可以,遇到长假或者年假的时候可以来个远门游。
你现在的工作稳定,在闲暇时间学一点自己喜欢的技能就好,不要因为看到别人太耀眼的光芒,就看不清自己曾经认定的前方。
要知道,你有自己的生活,跑到别人的轨道上的火车,永远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
当然,自己需要什么永远只有自己最清楚,我想说的是,当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时,就不要因为他人的路更光鲜闪耀而伤神。
在网上看过一则这样的故事:
为了开一家小铺,青青辞去了工作,专卖自己喜欢的衣服。当时她心想着,先拼个两年,等店子的运营走上正轨了,就请人帮忙看店,自己安心备孕生子。
在她的努力下,店子也很争气,第二年开始转亏为盈,第三年小有起色、盈利不错。
可是,当她也如原来计划的那般,请了个姑娘帮忙照顾店里,自己开始调整备孕时,才发现自己“根本停不下来”。
这两年,QQ、微博、微信等一应社交媒体高度发达,让圈子里同行的动态变得空前透明:
当你周末准备和先生出去踏青,发现同行小周正飞去韩国上货;
当你准备晚上看场电影,发现同行小朱正在朋友圈里疯狂刷屏特卖;
当你想要安心敷个面膜,发现同行小刘以很有优势的价格谈下了一个大牌供应商……
当整个行业都在高度自律和拼命地追赶,你怎么好意思在家里晒着太阳、端着咖啡?
越忙碌、越紧张,青青的心里越觉得不对。
难道当初开个小店的目的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过更自由的生活?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最后,青青决定,不管别人的动态怎样,调整好自己的步调,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最重要。
如今的青青,孩子四岁,状态超赞。
青青会在夜深人静时,读营销书、收听最前沿的服装微课,也会在阳光灿烂的假期,带上老公孩子直飞海岛,学开飞机、玩浮潜、大晒沙滩浴……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不要因别人的动态而扰乱了自己的内心,走出自己的步调,才有可能真正享受生活的多元与美好。
当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步调去生活时,你会发现,你不仅强大,而且轻松快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