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卡背后,知善晓暖
2016-03-29 本文已影响100人
苏城花落
文/寒山秋浦月 日期/2016.03.29
南理工继二月兰花海之后,再一次上新闻,这次的主题是“南理工偷偷给贫困生饭卡充钱”。
3月21日,南理工有301位同学的饭卡上莫名多出钱来,金额从十几元到三百元不等。原来这是南理工最新启动的“爱心饭卡”项目,旨在解决该校贫困生的吃饭问题。南京理工大学对本科生的饭卡刷卡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其餐补标准是按照一日三顿、每顿7元,30天共计630元的标准,学生实际就餐支出和630元之间的差距,就是实际补助金额。
与以往助学项目不同的是,“爱心饭卡”项目是非公开评选、公示的项目。根据刷卡数据筛选受助学生,有一定的科学性,似乎也符合这个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不公开申请,而是默默打入学生饭卡,避免了贫困生受助时的窘迫。至于其他学生是否会有异议,我想,如果有,那么我们该质疑的应该是所谓的高等教育了。
有人提出,接受资助,是否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义务这一词,可能用在还未出校门的学生身上有点重了。同是学生,有的人可以锦衣玉食,有的人却是饥寒交迫,这并不是他们自身的问题,而是家庭环境所致。而贫富差距似乎又要将话题转到更大的话题上去了。吃饭,是人生存的基础,而人生来就处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下,南理工这一举措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种自出生、自家庭带来的不公平,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安心学习。
学校从未想以这种方式作为噱头,博取关注,也请社会各界人士也勿质疑这一项目发起的初衷和采取的非传统操作方式,学校只是以更为“贴心”的方式在最基础的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这不只是钱,更是以实际行动在教育学生互帮互助,传递帮扶和感恩这一古老的主题。
仅针对网上看到的一些评论,说说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