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三点,你也可以毫不费劲去写作
今年年初加入一个社群进行阅读,阅读的同时也在学习写书评;阅读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但是当我们阅读完开始写书评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我听到社群中不止一个人跟我说:“我不会写作啊,我想写但是不敢写,一拿起笔要写的时候就脑袋空白,毫无思绪,很多时候抓破脑袋也写不出来……”这些问题让我们苦恼不已,甚至对写作心生绝望。
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就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如此费劲,如此苦恼呢?是因为阅读量不够?还是因为写的太少了?亦或是没有环境、勇气和信心?直到我最近看了由多萝西娅·布兰德写的《成为作家》这本书后,我心中的这些问题才有了答案。
多萝西娅·布兰德是一位美国作家,曾在纽约做编辑,她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文学编辑和文学批评,近两年在大学里教授创意写作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她也有发现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普遍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说要不要开始写,如何开始写,怎么去写,没有写作素材要怎么去积累,怎样才能让生活中的素材为自己所用,为了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她出版了《成为作家》这本书。
那么我们能在书中找到哪些答案?能让我们的写作毫不费劲呢?
一、撕掉不会写的标签
大部分人在写作时总是会碰到:不是自己不会写,而是从一开始,当他们说出自己想要进行写作时,就被自己的朋友、家人宣判根本不适合写作,没有这种天赋。说的人多了,自己好像也认可了:“是啊,我没有这种天赋,没有这种能力,还是不要去写好了”。
心理学有一个“期望效应”,就是当我们期望某件事发生的时候,结果就真的发生了。实际上,这并不是我们判断准确,而是因为我们内心已经给了自己一个预期的结果,往后的所有行动都会朝着这个结果一步步走。
如果自己都认为自己没有这种能力,不会写作,你觉得自己还会有兴趣和热情,还会想要去尝试、去开始吗?
在《快速阅读术》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作者童年时,因为骑车刹车失灵而意外摔跤,头撞到了地面,昏迷了三个多星期。等他醒来的时候,他以为自己的脑袋被摔坏了,而且身边的人都这样说,他也就信了,并且带着“脑子摔坏了”“读写能力降低了”的标签度过了十几年,可是以他现在每年阅读700多本书的成果来看,那只不过是他过去自己的胡思乱想罢了。
本书的作者在书中也有提到,我们在写作时也许会碰到要不要开始写作、写完一本书后写不出第二本书来,想写的时候写不出来这样的一些问题,当遇到这些问题时,一定不要先去否定自己,不要给自己贴上没有写作天赋,自己不会写的标签,请先去尝试,先走出第一步,当你能够走出这第一步时,你就会发现你离毫不费劲的写作已经不远了。
二、知道作家是什么样的人
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得先去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或那个人,去观察他、了解他,最好的是能够待在他的身边,跟着他去做同样的事,时间久了,自然会受到影响,自己也会跟他越来越接近,就好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
在本书中,作者也有提到,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作家,,首先你要知道作家是什么样的人,作家是如何工作,怎样工作的,你也要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工作,并且要去调整自己的做事方法和你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这样去做会更有利于你朝着不费劲的写作前进,且不会受到阻碍。
三、养成这个习惯
有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很深刻:“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习惯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我们的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中,习惯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好的习惯能够带给人无穷的益处,使人受益终身,而坏的习惯甚至会毁掉终身。
在学校工作的时候,曾经听到校长说起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学校的学生被派去参加一场讲座,当讲座结束这群学生离开时,会场上没有留下任何的纸屑、垃圾。
这件事让人们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一个小孩不去乱扔垃圾是很正常的,但是当全校的学生都没有扔下任何一点垃圾时,就让人很惊讶了。而这足以看出这所学校的老师让自己的学生养成的习惯有多好,那所学校被报道出来,被人们记在了心里,越来越多的家长想要把自己的小孩送到这个学校去学习。当别的学校还在发愁招生问题时,这所学校已经不用再为此发愁了。
在《成为作家》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一个简单的习惯,可以让你的写作不费劲。那就是比你习惯的起来时间早起半小时或一个小时。尽可能地早起———不要说话,不要读报纸,不要抓起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书来读——立即开始写作。自己想到什么就去写什么。当你能做到这一点时,你的文笔自然就会慢慢流畅起来,而离想要毫不费劲的写作之路也就越来越近了。
作者在书中还说到:“如果一个人急于求成、想要立杆见影地学习做好某个工作,那他可能会面对失败,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蹴而就。”
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中国的最东边生长着一种竹子,名叫“毛竹”。那里的农民到处播种,每天精心培养等候着种子萌芽,即使农民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毛竹4年只不过长3厘米,别的地方的人看到这种情景,摇着头表示完全不能理解:花这么长时间种它做什么,浪费时间和精力。
但是,竹子5年后以每天足足30厘米的速度生长着,只需6周就可以长到15米,它们瞬间就可以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虽然4年间只长了3厘米,但从第5年开始了暴风式地成长,六周的时间就可以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而在此之前的4年间里,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也许你现在在进行的写作还是很费劲,看不到任何成果,但是没关系,现在的你正像毛竹一样,正在扎根,只需假以时日,必能长成郁郁葱葱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