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人生七年》观后有感——尼尔篇
最近看完了《人生七年》这部豆瓣评分9.3、好评如潮的纪录片,感触良多。里面有很多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人和事,今天想先从主人公之一——尼尔说起。
尼尔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均为教师。
7岁的时候,他还是一位活泼开朗、可爱的小男孩,正无忧无虑地谈论着自己的未来、自己的理想职业、自己的心仪大学等等。
7-1414岁时,镜头面前的他变得郁郁寡欢,面容憔悴,不复以往的开朗,从其话语中依稀能感受到他此刻正有着很大的压力。
21岁接受采访时,他正在伦敦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成了最普通的工人。老实说,一开始看到他在建筑工地上砌砖的画面时,我惊呆了。后面了解到他在亚伯丁大学读了一学期就辍学后,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原来不好好读书的后果,可能真的是沦落到去工地砌砖!”,同时,我的眼前出现了那条曾经上过热搜的横幅——“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人家壁咚的墙就是你砌的。”
说回正题,不得不说,尼尔的人生从这个阶段开始急转直下。
21-2828岁时,尼尔成为了一名流浪汉,居无定所,靠领政府的救济金生活,境遇非常困窘。他并没有在镜头前谈起从21岁到28岁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之前建筑工地的那份工作他没能干长久。不过,他透露了自己有精神方面的问题,也去看过心理医生。
从他的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出,尼尔其实有着不错的表达能力,而且想法也不少,但是可能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一旦具体到实施,去做的时候总是不如意,所以他索性放弃努力。他能继续生活下去,可就是无法做出积极的行为。这时候的他,有着非常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35岁的他,境遇出现了好转。他居住到了社会住宅,成为了一名乡村戏剧社的成员,这也呼应了七年前他所表达的对于文学的热爱。观看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这时说的一段话。
他说:“逃进幻想是多么诱人啊,相信自己是个成功的作家、相信自己有很多朋友、相信自己如果当初如何如何,人生就会不同。但是,最困难的就是接受现实,接受现在的自我,这极其困难。”
的确,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对过去难以忘怀,时常幻想着如果自己过去没有犯那些错误、没有浪费宝贵的光阴、没有做那些错误的选择······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遗憾,自己现在的人生会是多么美好。
然而,逃进幻想、拒绝接受现在的自我就如同饮鸩止渴一般,最终只会加速自我的消亡。好在尼尔走出了这种幻想。
35-4242岁时,他成了伦敦议会的自由民主党的成员。
49岁的他,成了一位颇得民意的地方议会的议员,算是从政了。自此,他也算是在经历种种人生波折后最终摆脱窘境,走上了正轨。
一直到拍摄时间为2019年最新一集,视频中的63岁的尼尔仍在为他的政治生涯奔忙,此时的他在乡下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有了一个结婚四年的妻子,生活算得上不错。
49-56虽然每隔7年的10多分钟的展示,只能让作为观众的我对尼尔的人生有一个比较模糊的了解,有些认识甚至是片面的。但即便如此,也足以让我从他的人生中得到不少体会。
其一,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直面现实。
逃进幻想、逃避现实是没有用的,因为“梦总是突然醒的,就像泡沫一般,越吹越大,最后啪地破灭,什么也没有,除了空虚。没有脚踏实地的建立起来的东西,就无法形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整理行装,重新开始,依然可以到达美好的明天。正所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其二,无论处在怎样困窘的境地,也永远不选择放弃。
生活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也不会如想象中那般糟。更何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着,生活总会给我们优厚的回报。即便一时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不放弃,相信我们最终会迎来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就像丘吉尔说过的:“没有终局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最后,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勇敢做出改变。
很多时候,消极与悲观会给我们的心灵蒙上一层灰尘,剥夺我们对美好的感知能力,让世界在我们眼中失去色彩。换言之,很多情况下我们之所以会陷入痛苦的深渊,觉得世界一片灰暗。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个世界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出了问题。就如菜根谭中所言:世人皆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尔。
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毕竟人生在世,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既然如此,何不笑对人生,积极做出向上的改变呢?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