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用读书建造一间栖息灵魂的房屋

2016-02-15  本文已影响535人  马风
用读书建造一间栖息灵魂的房屋

完整的人生,应该有两种房屋。

一种在滚滚红尘中,这里有春华秋月永远不变的日子,有不可缺少的柴米油盐,可以吃喝拉撒。有应该赡养的老人,也生儿育女,让香火不断。

另一种房屋,则是用来安放精神,栖息灵魂。有点虚无缥缈,诡异,却高雅神圣。

建造后一种房屋,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很容易。无需依靠别人,只要自己。无需砖头水泥木材什么的,只要一种材料,书籍。自己和书,构成了这种房屋的全部内容,既简单又丰富的内容。

“文革”期间,杨絳下放到“五七”干校,管菜园子。她指着窝棚对钱锺书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想了想,摇着头说,“没有书。”

胡风作为“反革命集团”首犯,判处无期徒刑,关在深牢大狱里,开了一个书单,包括中文的,日文的,马恩的,黑格尔的,歌德普希金巴尔扎克许多人的著作,书单很长,让老伴梅志拎着这些书,长途跋涉地给他送去。胡风还为牢房起了个雅号“怀春室”,果真把囚笼当成书房,当成另一个房屋了。

他们是与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大书生,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对于能安放身躯的屋子,即使是简陋的窝棚,阴暗的牢房,并不怎么计较,念念不忘的倒是另外一种房屋。

我写过一篇短文《读读宋词,女孩的心灵美容》。其实,何止女孩,何止读宋词,其它人,读其它书,也是心灵美容。而且,它们引发出来的阅读效应,绝不限于美容。神智孱弱的,还能健心。浅薄空虚的,还能补脑。操行浮躁的,还能修性。

由读书建造成的房屋,无形无影,倒是真真正正的多功能室,可以打造出一副健全丰满的魂魄。

开卷有益,这句俗话,对于大多数的读书人,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玉良言。

应该读书,这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大需要。可到书店和图书馆一看,目瞪口呆了,书籍多得犹如天上的星星,令人眼花缭乱。一个人就是活到一百岁,有再大的决心,再多的精力,不吃不睡,到头来能读上多少本书呢,恐怕只能是沧海中的一抹浪花吧。

那么在有限的岁月里,尽量多读些书,读些好书,建造成的房屋力求坚固一点,宽敞一点,舒心一点,摆在第一位的,最急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就是选择材料,书目了。

媒体网站不缺少这样的推荐:什么什么必读的N本书,什么什么最有价值的N本书。尽管推荐者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視角不同,所列书单,终究还是能够提供阅读线索,大有益处。

为写这篇文章,我也得列举些书目。但古今中外,经史子集,五花八门,海阔天空,我且学识浅薄,实在无能为力,只得把范围缩小再缩小,姑且只说说文学这个角落吧。

文学作品首选的书,与其它门类的一样,也一定要是经典之作。能称得上经典的,在或厚或薄的页面里,所蕴藏的内涵,必定是无比的充实,丰厚,凝重,悠远,充满了智慧和美感,一字千金。虽然经过漫长的时间淘洗,却光彩依旧,价值永存。这是建造可以栖息灵魂的房屋的最优质的材料。时下那些装帧精美的所谓畅销书,看似豪华,多是些假冒伪劣品,属于文化垃圾。水至清则无鱼,没垃圾不成房屋。但用这个做材料,很难建成什么房屋,侥幸建成了,没几天,也要坍塌。

经典的范围,仍然大的无边无沿,也要经过一番紧缩挑选。以俄国作家为例,普希金的诗不能错过,他的小说《上尉的女儿》也应该读。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都是史诗性的大作,按理说,应该读,但太冗长,有点闷,《复活》最好看。还可看看那个中篇《哈泽·穆拉特》。屠格涅夫最擅长写中篇,著名的六部,选读《罗亭》《烟》就行了。此外要读的是契科夫的《草原》《万卡》。还要读读他的剧本《樱桃园》。不要以为剧本专供演出用,好剧本必定也是好读物。

用读书建造一间栖息灵魂的房屋

再比如,中国现当代文学,自然要读鲁迅。杂文那么多,看《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好像就足够了。那两本小说集《彷徨》《呐喊》以及《朝花夕拾》可通读。日记中的书账,纷纷芸芸,别有情趣,值得看一眼。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周作人的散文,萧红的《呼兰河传》,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曹禺的《雷雨》,张爱玲的《小团圆》,沈从文的《边城》也可以挑选着读一读。眼前的,汪增祺的《大淖纪事》,莫言的《红高粱》,宗璞的《心祭》,铁凝的《哦,香雪》,贾平凹的散文随笔,皆是可读的佳作。长篇小说中,陈忠实的《白鹿塬》,王安忆的《长恨歌》,金澄宇的《繁花》,都可 称上品。

上面作为举例的书目,有明显的局限,只是供大多数读者参照。最终的选择,还应该根据个人的经历,文化水平,职业,兴趣爱好,能利用的时间各方面,进行增补删减。

既然是建造房屋,要紧的是,基础务必要牢固结实。涉猎经典作品的数量,恰恰是决定房屋基础质量的关键因素。

选择好了阅读书目,捧一本书在手里,怎样读,怎样寻找到有效有力,并且有趣的方法,就成了一个回避不了的课题,或者说难题。

台湾作家唐诺警告读者,不要和书谈恋爱,他说:“跟书保持友谊就够了,很多人也许不相信,但友谊真的是比恋爱远远宽广而且精致的情感。”

他的意思大概是,读书是持续一生的事,如果要像恋爱一样,在短暂时期内,过分投入,激情澎湃,也许很兴奋,很狂热,可对于永久性的阅读,那可是极大的消耗。所以读书不能是霹雳闪电,疾风暴雨,而应该是细水长流,潺潺不息。

说到具体的读法,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可遵循,要因书而宜,因人而宜,因时而宜,不拘一格。

试以《红楼梦》为例,可以有N种读法。一百二十回一页不少的全读完,属于最常态的阅读。也可只读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续写的省略。要有探究兴趣和足够的文史基础,还可以找到脂砚斋的点评本,一条一条的用心对照着读。

此外,以某个人物为中心,选择章节读,也行。比如,围绕晴雯,围绕妙玉,围绕尤氏姐妹。

也可以挑选重大事件读。像十七回十八回的“大观园試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以及第九十七回的“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若是对古诗词情有独衷,甚至也可以只读书里边的诗词。当然一定还有其它读法。

不过,我以为“四大名著”中,最应该看完的,非《红楼梦》莫属。它是一部认识古老中国的百科全书。坚持读到底,绝对胜过在一般学堂里读了十年书。

用读书建造一间栖息灵魂的房屋

“四大名著”外,应该再加上一个“名著”《金瓶梅》。切不可误以为它是本淫书,它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情面貌,其价值不容忽视。这几部大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完,的确需要点耐心,不妨試試上面说的“红楼”那些个读法。

我说过,列举的书单,仅仅限于文学这个范围,而且只以俄国和我国为例。其它,如哲学,史学,传记,艺术,宗教,地理等等等等方面,以及另外国籍的作家作品,均未涉及,真的是挂一漏万,只能说一声抱歉。

史学大师陈寅恪撰写长达八十余万字的《柳如是别传》时,已经双目失明好多年。写作需要的将近七百多种的典籍史料,全凭记忆搜寻。人们在惊叹之余,联想到自己,常常会感到困惑乃至羞愧,敲着脑袋问,读书总是记不住,怎么办?

陈先生是位罕见的奇才鸿儒,我辈不可与其攀比。就普通读书人而言,有的可以记住,大多数的,不一定非要记住。

读了书,没记住什么具体字句和情节,可它们春雨润无声似地进入了心中,已经化作智慧和修养,丰富了陶冶了修补了精神世界,这就是记住了。

要恭喜你,为建造栖息灵魂的房屋,成功地添加上了一砖一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