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阿甘”:画画奇丑一度虐哭读者,3年来仅为方便读者理解
很多读者留言:新书里面的漫画图是不是我画的……
我是2015年自学画画的,没有老师,没上过任何画画课程,一个人拎起笔就来。
当时有一段时间,一朋友见到我总是笑,我心想,“原来我这么受欢迎哦……”
后来她终于忍不住跟我说:“你知道吗?小黄,我第一次看见你文章里插的画,我们一家三口笑哭了。我老公说‘小黄好勇敢,如果是我,干脆就吞笔了……’”
我忍不住怒怼:“怎么也得让我吞剑吧?”
下面切图来自2015年 《“猥琐”会传染,请记得给孩子打“猥琐疫苗”》一文:
后来,有懂画画的读者忍不住给我留言:“黄老师,我是你的忠实读者,很喜欢你的文章。可是我有个事不知该不该说,我觉得你画得奇丑啊,我可以免费帮你画的……”
我略感腼腆地跟她说:“一个科普作者,得有一点儿个人特色……”
第二天,我又继续发了……下面切图来自2015年《当你像傻子般啃着孩子递过来的石头,作为父母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一文:
2016年,时光流走了岁月,我的画风没被流走,似乎还愈加坚挺。
下面切图来自2016年 《女儿总被同学辱骂,心理学家妈妈教她两个字效果超赞!》一文:
下面切图来自2016年《为什么有了孩子后就不想逛街?只有当妈才懂的酸爽!》一文:
如今翻阅以前的画,我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我的读者们竟然被我的画“虐”了这么久,真的太不容易了……
下面切图来自2017年《家庭多种语言是否对孩子说话有危害?哈佛早教专家这样说》一文:
2018年,孩子他爸说我的脸皮厚得可当防弹衣了,我异常惊喜,我觉得他是在夸奖我。
下面切图来自2018年《科普:迷恋毛绒玩具的孩子,到底有没有“病”?》一文:
前几天,有一位老读者看完我那本满是漫画插图的新书《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她问我:“那些漫画都是你画的吗?”
她这句话,一下子打开了我记忆的阀门。回想当初,我就是觉得与其贴一些不搭边的风景图在文章中,浪费读者的手机流量,倒不如画一些贴切的漫画图节省读者的手机流量,还能帮助读者们理解。带着这个简单的想法,就拿起了笔。
不过,仅仅是这个小小的愿望,我就花了三年,才勉强实现;当我能用漫画表达一点意思时,我发现大家已经开始习惯视频……
说不定哪天,会出现一个视频界的女“阿甘”吧?
下面是我的书的其中几张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