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记忆散文:露天吃大席
30年前,遇到别人家吃大席,内心极其羡慕,究其原因,很简单,一是热闹,二是解馋。在那时的农村,吃大席可是一件大事儿,因为只有结婚或者生小孩的时候,才会吃大席。吃大席的前几日,东家就要请好做菜师傅,并且按照师傅意愿买好菜与肉,同时还得借好桌子与椅子,搭好吃大席的棚子,在村口支几口大锅,吃大席的后勤工作才算大功告成了。
吃大席的前一日,街头就需要陆陆续续支起大锅,搭上临时的土灶台,还有的领班会带着看热闹的孩子们去捡柴火,谁捡的多,就会发点喜糖或者琉璃丸子犒劳大家。支起大锅,点起火之后,人间烟火气就起来了,路边围满了老奶奶、抱小孩的农村妇女、调皮捣蛋的小朋友等等。这些人不是来参加宴席的,而是来“围观”的,当然,这里的“围观”不是贬义词,而是一种特有的农村文化,更多的蕴含了支持,一起共享喜悦的含义,东家也巴不得更多的人来看,他们认为更有面儿。吃大席前日的下午,大锅与大厨陆陆续续的开始展现他们的作用了,切菜的、烧大锅的、烧水的、摆桌子的,都忙活了起来,到了晚上,路边上摆了三四桌吃饭的人,有时候屋里也有几桌,这些都是犒劳来帮忙的亲人或者邻居,因为次日就要开始真正的娶媳妇吃大席了。
第二天一大早,村里的喇叭放起了具有年代感的流行歌曲,比如《好日子》、《大中国》等,只要喜庆的歌曲一放,村里欢快的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吃完早饭后,街上会有很多人,他们都带着好奇心在村里的街道打听着谁家娶媳妇了,谁家生小孩了等。吃大席的人通常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客人,通常不是本村的人,而是亲戚朋友,这些客人吃的通常是正规的大席,菜品也比较齐全,但是只吃中午这一顿。另外一种是本村的人,他们来帮忙的,吃的大席通常比较随意,有时候几个菜应付了事,但是吃的次数比较多,比如一日三餐都在场面上吃,但他们是最忙的,因为在真正吃大席的那天,他们要传菜,端茶送水,忙的不亦乐乎。吃大席一般都是露天的,也是分散的,有的在邻居家的院子里摆上几桌,有的直接在大街上露天开席。宾客一般会男女分座,喝酒的一桌,不喝酒的一桌,妇女与老人孩子一桌,当宾客们上桌之后,东家会挨个桌子发烟、酒、喜糖、茶叶、瓜子等,女人与孩子的桌面上通常会多发一点瓜子、糖果、饮料等。宾客们边吃边聊的时候,陆陆续续的菜就开始上桌了,一开始的时候一般都是凉菜,有凉拌黄瓜牛肉、盐水大虾、凉拌莲藕,中间部分是四道“大件”,分别为烧鸡、糖醋鲤鱼、霸王别鸡、蒸肘子等等。上完四大件之后,还会有红烧肉、辣子鸡块、白菜炖羊肉、芹菜炒肉、土豆牛肉、烧豆角、拔丝馒头、挂霜花生米、琉璃丸子等等,最后一道菜是滑丸子,丸子的形状像句号,代表菜品全部上齐。席间好不热闹,敬酒的、发烟的,你来我往,不管认识不认识,大家坐下来就像老朋友一样,叽叽喳喳的聊个不停。女人与孩子这桌的热闹程度也毫不逊色,有给孩子剥大虾的,倒葡萄酒、饮料的,还有的先给孩子扯一个鸡腿放在盘子里,这可是不成文的规定。调皮捣蛋的孩子们边吃边闹,有的看还会抢饮料,席间跑来跑去,给吃大席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转眼间,30年过去了,农村露天吃大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当前,吃大席的方式也是由室外转到室内,大部分都会选择在饭店或者酒店摆大席。是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文明进步的象征,但是农村露天吃大席嫣然成为了一种特有的乡村文化,它有它的热闹、喜庆与烟火气,但它终究变成了过去,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