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教育

暖阳心语之——如何与孩子沟通(二)

2017-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暖阳心语
暖阳心语之——如何与孩子沟通(二)

昨晚给两个群的家长分享了“如何与孩子沟通”的话题,并且又听了赵老师和大路老师分享的同样的话题,感受特别多,收获也特别多。如赵老师所说,沟通交流本是一件很自然、纯朴、常态化的事情,可是现在却难倒了很多的家长,尤其是家有中学生的家长。他们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了?为什么不爱和家长说话了?而小学生的家长虽然没有这样突出的烦恼,但很多人在讲自己跟孩子的沟通时,我们却在其中发现很多让我们为孩子的成长担心的事情,比如说太多的强制、太多的唠叨、太多的自以为是的打断、训斥等等,他们不知道,这已经是在为日后的不能沟通设置着一个个障碍,所以,沟通的话题真的是每一个有孩子的家长应该好好学习和认真对待的事情。

那么,我们如何来认识沟通?如何达成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呢?

(二)沟而不通的原因

1、忽略了沟通的目的。很多人在沟通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一个证明自己“我是对的”怪圈中走不出来,而忽略了沟通的目的是去了解孩子,并且让孩子信任我们的基础上愿意跟随我的引领。当我们过于在乎“我赢”的时候,实际上忘记了你沟通的目的很多时候是要“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真正达成教育的目的。大家不妨反思一下,不管我们是用大道理、愤怒等手段证明了你说的是对的,又能怎么样呢?孩子就坚持一个姿态“我就不听!”那时候,我们也只能郁闷与焦虑了。

2、只说不听。如果我们去注意一下每次与孩子的交流,就会发现,我们很多时候只顾说我们想说的,而根本不给孩子说的机会,因为我们总觉得需要说给孩子听的太多、太重要了!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话孩子一定得明白,不然孩子有可能走不上“正路”。我们这时候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灌”和“训导”的姿态,那么孩子的不舒服就来了,明着顶嘴或者暗里抵制就开始了,交流和沟通就此中断。

3、妄加评判。回想孩子小的时候特别愿意跟父母交流,大大小小的事孩子都会蛮有兴趣地讲给爸爸妈妈听,可是从什么时候孩子不愿意和妈妈讲了呢?多是从父母对孩子“话语”的打断和评判开始。有的父母总是站在一个制高点,像个法官一样审视着孩子、审视着孩子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向,然后在孩子所讲的每一句话里挑拣着“刺”和“骨头”,然后,下着一个个断语。“你这样怎么能行呢?”“你不要这样说别人”“你就不能说点正事儿?”“你不能这样想”。。。。。。就这样,在父母一次次的评判中,孩子失去了给你说话的兴趣和勇气。然后,我们再回头叹息“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交流呢?”

4、急于给建议。与妄加评判的判官稍微有点区别的是,不再给以评判,而是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大师,好像孩子的任何事情他都不如你,都需要你来给出主意这件事情才能过去和解决。于是,每次孩子告诉你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便相当热情地给出你自以为完美的建议,然而,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想倾诉而已,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而已,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方式他已经明了,所以,当你不断地给他建议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不被尊重和不被信任,是个很“烦人”的倾听者。因此,之后他会为了避免麻烦而不再讲给你听。

5、冷落中感受到不被重视。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跟我们说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以忙为借口告诉孩子“过会儿再说”,或者边做其它的事边说“我听着呢,你说吧。”我们不妨想一想,假如我们要跟某个人说话,而对方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即便真的理解对方确实是很忙,不能停下来听我们诉说,下次你还会选择他来做你的倾诉对象吗?

6、万变不离其宗的“学习话题”。记得女儿曾说过一句话“我爸不管说什么,最终一定是拐到学习上来。”大家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有多少次你也会重复这样“七弯八绕总能回到学习话题上”的聊天?而学习的话题其实是被孩子听得最厌的、最烦的、又是最躲不过的。一天在学校最少7、8个小时是在学习中,回家还有辅导班、作业等,也是逃脱不了学习的氛围,而终于有空和爸爸妈妈聊天的时候,你又把话题拐到那儿,孩子不烦才是怪事儿。

7、没有共同话题。很多父母时常会觉得与孩子根本不知道聊什么,我们想聊的,他不喜欢,孩子想聊的我们不赞同,甚至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喜欢聊些什么。于是,即便想沟通,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因此,所有这些都会成为与孩子沟通的障碍,从而成为一块块阻碍我们与孩子之间情感与信息流动的石头,让我们的交流不畅,甚至完全堵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