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修行之路0岁的产品经理产品面面观

张小龙的内部分享

2017-05-21  本文已影响77人  高少辉_骚辉

产品规则越简单越好,但是有一个前提是必须满足用户需求(真正的需求)

现在做产品是要满足一群人的需求的,而不是做外包那样满足一个人的需求

“我们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尽可能不要把技术指标暴露给用户”,“用户要的不是了解你的参数、特性、技术指标这些东西,用户要的是你给他提供了什么样的新的体验”

“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或者产品是技术和人文的结合”——乔布斯

“我们只做一件事,一个产品只能有一个定位,或者有一个主线功能”,举例来说:对于一个windows页面或者一个客户端页面,我们尽可能在一个界面里只有一个主要的按钮,这个按钮非常显眼。用户看到以后基本不要思考,点这个按钮就行了,如果一个界面里并排着两个或者更多的按钮,这说明有问题。这意味着这个界面以后有一个分叉路口,用户需要思考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我们没有给他任何暗示,就是这个样子。

如果你这个版本做了10个功能都上线了以后,它们各自对用户带来的帮助有多大?如果真的想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其实两个功能就够了。

用户体验的产品思路:傻瓜心态。把用户当傻瓜,把自己当傻瓜来用产品。

多感知一些趋势

能知道下一步会流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感知趋势是来自于我们的各种渠道,包括生活中的各种渠道,活着微博上的各种渠道。
用户是很懒的,我们要针对这些懒人来做设计。因为懒人不喜欢去学习,也不喜欢多花一分钟先去了解一下。
如果你的产品需要有一个弹出来的提示来告诉用户需要怎么做,那么你就失败了,因为用户懒得看。

四种思维打造一个产品

用完即走:用完即走,其实是Google的一个哲学,但是很多产品的考核是用户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有多长。

打通、整合,这是大公司经常喜欢提的一个东西。

不把跟随当做一种策略

任何规划都跟不上变化

如果一个产品如果有半年活着一年的规划,那可能是有问题的。
我从来不做超过一个版本的规划。

教条是没有意义的,分享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相反每个人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就像我们解释“什么是光”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是瞎子,你和他解释一辈子,他也不会知道。除非他睁开眼看一次,不用解释他也知道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