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一代父母如此焦虑?
胎教、早教、幼教,补习班、辅导班、特长班……
什么时候,教育变成了我现在这个样子?
或许最初你心里有一种隐隐的抵触,不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天天泡在课堂和课外补习班里,你希望他能够快乐自在,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很快你也像别人一样陷入雾霾一般浓烈的焦虑,这是一种羊群效应:如果别人都在做一件事情。你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大家做同样的事情;这也是一种囚徒困境:我们每个人都想追求最好的,但总是陷入不好的结局,而且不能自拔。
很多时候作为家长,我们都在困惑,这样的军备竞赛式的教育投资到底能有多大的收益呢?但是我们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能够送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最大能力范围内的,所谓最好的学校,也就是成绩最好的学校,因为你不甘心,觉得如果再努力一把,他说不定能有更有出息。
孩子问你这样的日子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是个尽头?你告诉他快了快了,等你考上好的大学就可以放飞自我了,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到了大学到了最该读书的时候,孩子们反而最不愿意读书。
这一代父母为了孩子的高考,几乎倾注了所有的精力,似乎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但是我们想错了,我们仍然在用19世纪的模式教育20世纪的孩子,却想让他们能够成功地应对21世纪的挑战。
那么对孩子一生最重要,最为实用的东西,却在我们的学校里学不到,对我们生活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怎么养活自己?怎么收拾房间?怎么保持身体健康?生病了怎么办?怎么找到女朋友?怎么生孩子?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怎么安度晚年?所有这一切,学校会教我们吗?
好吧,说一下工作,怎么写一份简历?怎么跟领导和同事们搞好关系?怎么组建一个团队?怎么激励你的团队?怎么跟其他的团队协作?怎么谈判?怎么领导怎么创新新怎么表达所有这一切?学校能教会孩子们吗?不能,那么是因为学校和老师不努力嘛? 如果一定要反思教育,那么不得不说最大的挑战是老师,因为老师要放下身段,最大的障碍是家长,因为家长要放下执念。
我们都很努力。但最后得到了什么?20多年寒窗苦读,一家人省吃俭用,每一天紧张焦虑,最终换来的只有三张纸,一张录取通知书,一张文凭和一张求职简历,这就是我们的教育!
这个糟糕的结局,比你想象的更糟糕,想象你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孩子脱颖而出,你把教育当成一场比赛,你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名次。
是的,教育确实是一种筛选机制,教育要鼓励那些努力上进的孩子,但不要忘了,教育也是一种融合机制,只有平等开放的教育,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和谐,更稳定的社会。
以上大多都内容都摘自何帆老师的《变量2》,不知道是因为对当地现行教育的不满,还是因为焦虑,我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选择了把孩子送到了晋中——何帆老师在书中提到的,山西地区教育相对公平,或者前卫的地区,一所私立学校,被人们称为桂竹学校,但又怎样呢?
一样是在为了分数,为了名次,为了高考,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而去努力。
唯一能拿得出来说的就是,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作为爸爸的我,一直在鼓励孩子挑战学校的教育观念,但孩子就是孩子……
在何帆老师的《变量2》中,看到了先锋学校,希望过年有机会可以去拜访并深入交流,我想这才是我想要的教育,这才是每个孩子应该拥有的童年,但,目前,这都是小众!都是因为其他学校不要了才来这里上学的,这都是别人眼中的坏孩子,但结果呢?他们都考取了国际一流的常青藤名校,关键是他们都生活的很开心。
不知道作为家长,你还想要什么呢?
无条件的爱!如果他/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他/她还是你的孩子吗?
如此,ok!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请放了你的孩子吧!他们有自己的生活。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请相信你的孩子吧!他们合计选择自己的生活。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请珍惜你的孩子吧!我们只是生了他们,但不要因此就绑架他们!
看到此文的朋友,可以听听罗胖的跨年演讲,也可以买一本《变量2》,让我们贡献自己的一点点力量,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终身成长百日践行day009
今日阅读:《跃迁》,为写出上文,有翻看了《变量2》
今日理财:未投
今天运动:俯卧撑20个/组*3组,深蹲50个/组*3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