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原创谈古论今圣贤书友会简友广场

(18)故事里的《诗经》-羔羊

2022-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笑之瑳

《羔羊》是《诗经·国风·召南》里的第七首诗,也是诗经中第一首讽刺诗。该诗通过描写大夫酒足饭饱后晃晃悠悠走出公门回家的现象,讽刺官员衣轻裘、食公食而无所事事、洋洋得意的样子。


三千年前的歧山之南,召地,三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偏又遇地震发生,百川沸腾,山崩地裂,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百姓食不裹腹、饥寒交迫、饿殍遍野、啼饥号寒,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现象,在百姓怨声载道的同时,官府照样张灯结彩、花天酒地、狂吃豪饮、醉生梦死。

一天傍晚,某官员吃饱喝足,摇摇晃晃从官府走了出来,只见他身穿羔皮缝制的皮袍外套,内着黑色锦段,从头到脚,打扮相当考究。他一边悠哉悠哉迈着八字步,一边打着饱嗝。

这时,从地上坐起来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用脏兮兮的小手抓住那官员的皮袍,哀求道:饿、饿、饿,大人,给点吃的吧。

身着羔羊皮袍的官员厌恶地揣了两脚,踢倒那气如游丝的孩子,骂骂咧咧继续着东倒西歪、踉踉跄跄。

在他的身后,在墙角,在树下,在路边,忽然断断续续传来了低沉的歌声,这歌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清晰: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tuó)。退食自公,委(wēi)蛇(yí)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yù)。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zǒng)。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五紽(tuó):指缝制细密。

委蛇(wěi yí):音义并同“逶迤”,悠闲自得的样子。

緎(yù):缝。

总(zǒng):缝合。

歌声虽然低沉,却如同大河咆哮,惊得那官员酒醒了一半,加快步伐朝前奔,结果被一具饿死的尸体拌倒,吓得他爬起来就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屁滚尿流地跑进了府邸。

这首讽刺官员不关心百姓疾苦、只顾吃喝玩乐的诗歌叫《羔羊》,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丝合缝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遥踱步慢悠悠。

身穿一件羔皮袄,素丝密缝做工巧。逍遥踱步慢悠悠,公餐饱腹正退朝。

身穿一件羔皮袍,素丝纳缝质量高。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写在题后:

这首诗选进《国风》就是民歌,是民众的呼声和呐喊。

诗人见到“退食自公”者,自然有所触动,想到哀鸿遍野、路有饿死骨的惨象,厌恶之情油然而生,回环“委蛇委蛇”便涌出笔端。明褒暗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滑稽可笑又面目可憎的寄生虫形象。

当然,也有人把它解读为赞美有德之臣的诗,真的不感苟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